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幾名30歲左右的女子,以為通過微信“搖一搖”,就搖到“富二代”男友。沒想到“搖”來的居然是個騙子,被騙了財,更被欺騙了感情。昨天,南京警方發布幾起由微信引發的案件,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微信案件。
“搖一搖”搖出“高富帥”
2012年11月,家住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的女子王某報警,稱其可能被一個叫季某的男子給騙了,當年6月至11月,季某先后以各種名義從她手里借走3萬余元,爾后忽然玩起了失蹤……
原來,王某與季某是在一次偶然使用手機微信“搖一搖”時認識的,后互相加為好友。季某自稱父親在老家是做土石方工程的大老板,自己是典型的“富二代”,現在江寧某運輸公司工作。
見面后,王某被季某高大英俊的外形所吸引,加上季某的“富二代”身份,已經30歲的王某慶幸自己如愿找到了一個“高富帥”。在季某甜蜜的“愛情攻勢”下,雙方很快陷入熱戀。此時,季某提出父親的工程資金周轉出了問題,想籌點錢幫一把,王某毫不猶豫地拿出了1萬余元現金交給了季某。此后的數月中,季某又多次以家中出事、甚至父親車禍身亡等各種借口,先后從王某這里拿走2萬余元……
失蹤的戀人就在家門口
然而,就在季某稱父親車禍身亡騙取王某最后一筆錢之后,便玩起了失蹤,察覺上當的王某于2012年11月報警。此時,王某能提供的只有對方的微信號。眾所周知微信信息具有虛擬性,警方的調查工作一時陷入了僵局……
今年3月,江寧區湖熟派出所民警在對轄區私房出租戶進行走訪時,無意中發現暫住在前山崗村的一名男子也叫季某,與王某的“微信戀人”同名同姓。是純屬巧合還是另有隱情?民警不動聲色,回去之后隨即展開深入調查,發現該男子很可能就是詐騙王某的嫌疑人,而其暫住地與王某家僅一街之隔。
民警悄悄通知王某前來辨認?!熬褪撬 蓖跄晨吹秸掌械哪凶硬唤@呼出聲。她又驚又悔,怎么也沒想到,失蹤了近四個月的“戀人”竟然就住在“家門口”。
又一個傷心的女人
事情到此并未結束,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與季某同居的女子孫某,竟然也一直被季某蒙騙。
孫某與季某于2011年11月在湖熟一公司打工時認識,謊稱夫妻關系不和的季某與離異女子孫某很快就墜入愛河并租房同居,季某同樣聲稱自己是“富二代”,外出打工是為了躲避妻子,尋找真愛。陷入感情漩渦的孫某被季某一次又一次地以父親工程投資、母親生病等多種借口先后騙走1.8萬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季某已被警方抓獲,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懲罰。民警聯系季某家人時發現,他的父親并非什么老板,而是一個靠著種地謀生、白發蒼蒼的農民。在得知兒子的詐騙行為后,季某的父親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懇求民警趕緊將兒子抓起來,好好管一管……
警方提醒
警方分析,此類涉及微信的案件具有成本低、風險小、成功率高的特點。犯罪分子只要在一部可以上網的手機上安裝“微信”軟件即可通過“微信”就近尋找多個目標,通過簡短交流獲取受害人信任,進而伺機實施犯罪。因作案者不會留下個人真實身份信息,給案件偵破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面對微信等聊天軟件中一些時髦功能引起的犯罪案件,有一些人認為,微信的“搖一搖”等功能本身帶有很強的誘導性,會誘發不良交友風氣,輕則交到不良朋友,重則被詐騙甚至侵害到人身安全;也有人認為,微信只是一種交流工具,“如果每個人都自尊自愛,就不會發生詐騙、強奸的悲劇,所以不能怪微信”。
孰是孰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對于微信等聊天工具的使用,最好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溝通交流的便利性,同時,加強安全防范意識,避開其隱藏的危險性。套用“南京女刑警”一句話――微信,只可微微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