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年輕人成網絡購物詐騙主力軍
近3年來,北京市石景山檢察院共受理網絡犯罪刑事案件38件201人,其中網絡購物詐騙案共計5件14人,20至30歲的被告人有13人,占9成以上,還有一人系“90后”。該部分人群對于網絡熟知程度高、應用能力強,成為了此類案件的“主力軍”。
在楊某某等人策劃的火車票詐騙案中,楊某某系游戲代練,熟練掌握網絡技術,其負責建立名為“速達快遞”的網站,為詐騙行為提供了所謂的“技術支持”,利用高科技手段突破技術障礙,進而實施詐騙行為。
3成網絡詐騙案件系網上交友騙取錢財
2008年至今,北京市朝陽檢察院共辦理通過網絡實施詐騙類犯罪案件52件84人,涉案金額上億元人民幣,其中30%左右案件系網上交友方式騙取他人錢財,被害人多為中年婦女。
檢察官現場介紹多個案,如張某伙同“婚戀紅娘”等人勾結“婚托”,在網絡上發布征婚信息,誘騙眾多女性征婚者來到其經營的婚介公司,并交納不同等級的“入會費”、“升級費”、“封檔費”,共獲利數百萬元。
無業男子龐某編造虛假身份,通過網上交友方式與多名女性相識,以談戀愛為名騙取對方信任,后以做生意為由騙取對方財物共計80多萬元。房山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其提起公訴,后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檢察官建議五大舉措打擊網絡詐騙
石景山檢察院副檢察長程國相分析指出,網絡購物詐騙普遍表現為涉財類案件,欲強化對網絡犯罪、打擊防控,要從對該類犯罪的刑事打擊和社會管理兩個層面上予以控制。
他認為,應豐富網絡犯罪偵破手段,規范電子證據提取,提升打擊網絡犯罪水平;強化網絡監管力度,提高網絡安全環境;強化對網民的社會管理,培育社會公眾守法意識,營造良好網絡氛圍;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多途徑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健全風險研判體系,積極探索社會化防控,完善網絡犯罪社會整體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