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電信業務運營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或請求,或用戶已經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用戶發送商業類短信息。 ”根據工信部下發的《深入治理垃圾短信息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主管部門已明確表態,宣布年內將重點對基礎電信企業的端口類短信發送業務進行清理。
但業內人士告訴晚報記者,在過去幾年中,從特服號到點對點,垃圾短信正不斷改變著主發送渠道與上游“斗法”,試圖保住這條龐大的產業利益鏈條。此番商業類垃圾短信或許能在源頭上得到一定整治,但實際效果仍需觀望。
全國將建垃圾短信治理平臺
記者在工信部網站上看到,根據《方案》,運營商已被要求嚴格規范商業性短信息定制和退訂。未經用戶同意或請求,或用戶已經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用戶發送商業類短信息。
在《方案》中,工信部要求重點清理基礎電信企業自有及合作的端口類短信息發送業務,對用戶明確表示對其造成侵擾的商業性短信息發送行為,運營商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此外,運營商還被要求升級垃圾短信息網間聯動處理平臺,建成全國范圍內跨企業、跨地區的垃圾短信息治理協調支撐平臺。
業內人士解讀認為,這相當于直接向源頭開刀,但“商業性短信”到底該如何界定,讓普通用戶頭暈。
“我常常收到一些亂七八糟的短信,比如‘您的13X手機郵箱還有一封未讀郵件’,我明明一次都沒用過這個郵箱啊。 ”用戶崔先生說,上述短信沒有說明如何退訂,令他相當厭煩。
利益鏈背后暗藏四大環節
垃圾短信背后是龐大的產業利益鏈條。 “鏈條第一環是信息販子,他們搜羅各種個人信息,再將信息賣給有需要的商家或業務員。”360公司副總裁李濤告訴記者。
鏈條第二環,則是專門為短信群發者提供“卡資源”渠道的銷售。 “市場上專門有供貨商,向短信群發公司提供一些賬戶余額不多、但仍可以透支的運營商在網簽約用戶號碼,或者一些具有特別優惠的短信套餐的預付費品牌號碼,專門用于群發短信。 ”李濤說,第三環就是那些短信群發公司,只要幾個人、幾臺電腦、幾部群發器,就能制造海量垃圾短信。
利益鏈條的第四環則是大量有推廣需求的廣告主,不斷為垃圾短信、騷擾電話提供資金支持,房地產公司、金融貸款、非法銷售商是主要的金主。
滬運營商免費開放短信過濾
盡管工信部等政府主管部門不斷加強立法和監管,運營商也在陸續出臺治理方案。但業內人士坦言,現有的垃圾短信攔截體系還有待加強。李濤建議,應在政府加快防騷擾國家立法的基礎上,加快出臺通信和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通信運營商、電信增值業務服務商及其委托人的義務和責任予以明確。
目前各地運營商也在不斷調整對垃圾短信的戰斗策略。記者從上海電信了解到,除了工信部的12321投訴舉報中心、電信自建的10000999短信投訴平臺外,短信過濾業務也正在免費開放。用戶可以發短信KTDXGL到10001或通過網上營業廳申請,該業務可以讓客戶通過設置黑、白名單等方式過濾不想收到的短信。
“頻次攔截和關鍵詞攔截也一直在做。頻次攔截標準是按照2009年三大運營商簽訂協議的標準執行的,集團公司和公安部門也經常下發關鍵詞,由運營商分公司執行詞庫更新。 ”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