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 吹得天花亂墜,收到的卻是次品;出問題了,總被推諉拖延,遲遲難解決……網購量呈爆炸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投訴也令人抓狂。
省工商局昨宣布,即日起,在全省開展網絡商品交易網站專項檢查,通過“四查四看”,嚴查“忽悠網店”。
嫌麻煩網店打太極
今年1月9日,在淘寶網上,上海居民吳輝先生買了武漢一家電經營部的節能空調,價格4380元,可按規定享受財政補貼240元。
麻煩出在補貼上。收到空調后,他向網店討要補貼款,網店讓他找空調售后部門;而售后部門答復,節能補貼應由銷售終端直接支付給消費者……皮球踢來踢去,網店多次推諉后,干脆不接他的電話了。
直到5月份,吳先生投訴至經營部所在地江岸區工商分局,得悉網店拖延的原因,竟是“嫌麻煩”。經與經營部、空調售后部門多次協商,找齊了資料,才要回了補貼款。
動真格嚴查瞎忽悠
截至目前,我省網店已辦理工商登記網絡經營主體突破2萬家,其中年銷售額超過2.8億元的大型網絡交易平臺有8家。
省工商局表示此次專項檢查的重點,是“四查四看”。首先嚴查主體資格,看網站、網店是否依法取得經營資格和相關許可證書;另外,看交易行為是否存在侵犯知識產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三看網站、網店是否知悉應履行的法定義務;四查網站、網店交易管理及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建設情況,看網站、網店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網站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救濟機制是否健全并且有效運行。
據介紹,去年我省共刪除網站違法商品信息289條,查處違法案件90件,責令整改網站共57個。
最關鍵保留消費證據
湖北省消費維權藍皮書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0年以來我省共受理網購相關類投訴2331件,3年增長363%,年均增長逾1.2倍,居各行業之首。
“主要是商品質量與描述不符,以次充好;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買到假貨后商家消失無法維權;團購規則或服務隨意變更,售后服務無法保障等”。省消委專家稱,網購具有特殊性質,加上一些經營者缺乏誠信,網購違法經營主體身份難以確定,使得維權難度更大。
目前,網絡購物、電視購物和郵政業務等非現場購物方式發展迅猛,但由于相關法律法規滯后,監管手段的缺失,非現場購物已成為消費投訴的高發領域。
省消委專家提醒,消費者應注意保留消費證據,包括聊天記錄、廣告詞、快遞單、收據、發票等,當與賣家發生爭議后,可以和賣家所在電商的客服聯系投訴,或協商退換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