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據警方介紹,2012年8月3日,遼陽縣公安局接到首山鎮村民羅某報案。警方調查發現,羅某在2012年2月至7月,先后花費40余萬元從所謂的“上海文學會”、“北京京瑞收藏品文化中心”等多家單位購買所謂現代工藝品。自稱“北京京瑞收藏品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在羅某所購買的收藏品達到一整套時將大大提升收藏價值,且該公司將為其召開拍賣會,為此向羅某索要入會“門檻費”20余萬元。為迷惑誘騙購買者,購買的現代工藝品附有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市國立公證處、北京市東方公證處等部門的公證書、保險證書、收藏證書、督造證書等多種證明文書。
警方先后抓獲27名該詐騙團伙成員,扣押用贓款購買的汽車兩臺、作案用臺式電腦10臺、筆記本電腦兩部及大量賬目,凍結贓款200余萬元。在犯罪嫌疑人李某的物流公司庫房內扣押所謂的收藏品、工藝品共計100余箱。經鑒定,該犯罪團伙推銷的各類收藏品均是假貨,其提供的各類公證書均屬偽造。
警方調查發現,該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由專人設計木馬程序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已形成竊取被害人信息、制假、物流、銷售、取款等一條龍式框架結構。
團伙成員李某、周宏某、程某等人自2010年5月開設公司以來,雇傭周某、鄭某等26人為骨干成員,假報公司名稱、地址,以虛假身份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名義,虛報各種信息,向客戶推銷各類假的收藏品,并向客戶索要入會門檻費等相關費用。
其中,周宏某、李某等人編造誘騙客戶購買假收藏品的銷售語言模式“話術”,并將使用“話術”行騙的方法傳授給每個銷售人員。程某負責在互聯網上竊取公民的個人信息,彭某負責公司購進假收藏品,并為假收藏品配備假的公證書、收藏證等證書。李某負責公司貨物的物流,周某、李某負責公司的管理,組織公司銷售人員,每天按照事先編造好的“話術”以撥打網絡電話的方式向客戶推銷產品。
目前該案已經移送當地檢察院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