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高新民】:網友們好,很高興在強國論壇和大家交流見面。今天我們的話題是關于網絡謠言和保護個人信息,我想大家都有上網絡的豐富經驗,發現網絡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用的各種各樣的信息,甚至于有很多知識,能夠豐富我們的眼界。但是,網絡另外一方面也確實有些很多不良的信息,其中就包括網絡的謠言。
網絡謠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要強于日常生活中的謠言
[網友黑椒牛柳]:如何定義網絡謠言?它具有哪些特征?
【高新民】:如何定義網絡謠言?按照我的說法,凡是不符合事實的、扭曲真實情況的這些信息,都應該歸為網絡謠言。但是,我們對于網絡謠言可能要分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有主觀的惡意意圖,或者有惡意的企圖;還有一種是誤傳、誤導,或者對真實情況沒有了解,在網上發表了一些不符合真實情況的一些言論和內容??傮w上講,這都可以歸為網絡謠言。但是,危害最大的還是我說的前一種,有惡意制造、有惡意目的企圖的這樣一些網絡內容和言論,它的危害性,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要講到謠言的話,社會上也是經常存在、經常遇到的,也是普遍的一種現象。但是網絡謠言和一般的謠言,我們日常生活里面存在的這些謠言,還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特點,它的特點,第一,因為網絡目前還沒有完全做到實名制,因此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第一時間里是很難辨別和很難甄別的,到底誰在那里做這個事。第二,大家都知道因為網絡的傳播速度非常的快,因此,謠言在很短時間里,還沒有等要想澄清事實的人發言的時候,之前就會造成危害。第三,一旦網絡謠言對社會造成了危害,造成了對別人、相關方甚至個人利益的侵害,要去破解它,要去追究責任的話,需要付出成本,往往這個成本,就像剛才說的特點,也會比一般的追究制造謠言、造成損害的這些制造者的成本要高。因此,網絡謠言的危害性要比一般我們現實生活里面常規的謠言更大一些。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警惕,加強一些警覺性,對網絡上的一些內容,特別是一些重要新聞的內容,腦子里要有一根弦,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完全是謠言。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減少網絡謠言對社會、對個人甚至對某些機構帶來一些危害。
[網友團團綠]:網絡謠言頻頻出現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如何從根本上鏟除謠言滋生的土壤?
【高新民】:網絡謠言為什么頻繁出現,我覺得原因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從網絡謠言制造者的主觀方面來講,我剛才說了,他往往是有惡意企圖、惡意目的,這一點它的原因就非常多了。比如說有的是一種趨利性的,為了達到個人利益的目的;有一些屬于個人有些怨恨需要發泄,甚至不僅僅對某一個特定的對象進行發泄,甚至對社會進行發泄。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可能還有一些政治目的,這些原因都可能是存在的,也是在我們現實生活里面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到的事。但是不管是哪方面,都會對社會、對個人、對某些團體造成危害。這是從主觀因素來看。
另外,網絡謠言頻頻發生的客觀原因,就跟我們網絡環境有關系。我們的網絡環境,剛才講了還多數在匿名狀態下運行的,一般給制造網絡謠言的這些人有一種感覺,在網上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它的欺騙性就提高了。另外,我們的網絡環境目前總體上來講,我們一些網站和相關的一些企業對有些謠言或者不良信息,我認為管理的力度或者管理的方法也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三,我認為對網絡謠言制造者造成危害的懲治力度還要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使網絡謠言的制造者,他們造成的危害,由他個人承擔一定的責任。這樣才能在網絡整個環境上造成抑制網絡謠言和不良信息傳播和制造的環境。所以,我認為可能有這兩方面,一個是主觀方面,一個是客觀方面。
加強對網絡信息內容的辨別力和識別力對網民至關重要
[網友雨朦朧]:怎樣來區別無意傳謠和故意造謠呢?當我們在網上看到海量信息時,怎樣鑒別其真實性?
【高新民】:我感覺到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難做到的一點,因為互聯網上總體上來講都屬于一個比較年輕的媒體,包括媒體的經營方,也就是網站。另一方面是媒體的使用方,這方面總體是比較新的東西,不管是媒體的經營方來講,它如何使這些網絡謠言本身就發不出去,就像我們傳統媒體,一般來講謠言是比較少,在網絡上就比較普遍,在這方面我們還缺乏一些有效的辦法。更重要的問題是網民,我們互聯網已經有自媒體的特點,每個網民既是媒體的使用者,也是媒體的發布者,這樣的話,廣大的網民適應這樣的環境,本身經驗的積累也需要一個過程。我認為這方面也是比較難以具有這樣一種能力,不要說每一個人,或者是多數網民能夠辨別出來信息是不可靠,這個信息是假的,這個信息是一種謠言,甚至他能夠識破它背后的一些目的,一般來講這是比較難。
但是,我認為這樣做了,也不是說我們無所作為,我們就永遠這樣下去,這樣對整個社會是不利的,對整個網絡健康發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我認為網站的經營者、管理者首先要負起責任,特別是對傳播很快、熱點很集中的一些事件性的信息要善于識別,而且要負責任地去及時地想辦法去求實或者核實,想辦法做一些工作,至少應該努力往這方面做,從而減少可能誤傳或者誤導這種事情的發生。
對網民來講也很重要,因為微博也好,微信也好,影響非常的快,傳播速度也很快。因此,對于聳人聽聞的信息腦子里要保持一些警惕或者警覺性,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是這樣的,它怎么發生的,有沒有可能發生,它相關的環境和條件是什么,甚至于在我們辨別它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馬上傳播它,而是問它相關的條件是什么,總是可以去加強鑒別的一些能力,要做這樣的一些努力。當然,完全的去鑒別也是有一些困難,我也承認這一點。但是,如果我們多做這樣一些工作,就可以減少被謠言誤導、誤傳或者誤信這樣一種可能性。如果謠言不是很快被很多人關注,不是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可能謠言的制造者對他的利益驅動也會大大減少。所以,我覺得作為廣大網民來講,加強自己對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提高辨別真假的網絡內容的能力,我認為是非常關鍵。
[網友流浪的加菲]:網絡謠言給社會帶來了哪些危害,能否給我們舉例說明一下。
【高新民】:網絡謠言對社會上造成的危害,應該說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社會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如果沒有準確地發布一些消息,而是制造一些謠言的話,就會更加深社會上的一些驚慌,或者對社會造成一些正常秩序的影響。前些時候蘆山地震發生之后,很快就有謠言,說成都也馬上要發生多少多少級地震,這顯然是在非常時期,全社會都在關注救災、防災,減少災害帶來的一些人民財產損失的時候,不負責任的發布一些謠言,對社會上來講,就擾亂了正常的社會正常秩序,這種危害性應該也是非常大的。
對于有些謠言本身的危害性,有時候很難在事前說有多大危害,往往是在事后看出來它有這么大的副作用在里面。所以,我們不要輕易地去,或者沒有經過特別是一些權威機構證實的信息內容,特別是一些敏感的信息內容,要有這樣一種責任心。所以,不僅僅自己不要去信它,更重要的是不要隨便去在網上傳播它??陀^上來講,能夠減少或者抑制網絡謠言帶來的一些社會危害。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每個網民可以做到。盡管我們不能去說這個謠言是真的、假的,但是我們可以多問一問。比如發布地震信息的問題,或者有些突發事件,有很多分析,都要過過腦子。我們網民還是很有智慧的,我發現很多網民有高度的智慧去辨別一些事情,我相信對網絡謠言也會形成一些很好的方法或者一些判斷。我也希望網民在網上討論這個問題,怎么來辨別網絡謠言的問題,把這個經驗可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也有這個想法。
逐步提高網絡謠言的識別率對抑制網絡謠言有好處
[網友奔跑的蚊子]:目前我國針對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的行為有哪些處理方式?
【高新民】:對網絡謠言,第一是要澄清事實,這是最基本的,及時的、及早的,而且是能夠盡快地把事實真相在網絡上傳播,這樣的話,謠言必然就止于事實面前,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在網絡謠言造成一些危害的情況下,涉及到犯罪,因為這里面也有一個程度。涉及到犯罪,涉及到造成一些社會危害的后果,那就要追究責任了,就要去追溯制造謠言的人。盡管成本比較高,但是可以做到的。不要認為我怎么說都可以不負任何責任,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這肯定是要追究應有的法律責任。
第三,在每一次案件之后要進一步總結和提高一下對識別網絡謠言能力的提升,這也是需要做的事情。往往我們每一件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就宣布一下。我認為還是要總結下,為什么我們會信,為什么我們會傳,除了剛才講的要發布真相,發布真相后是否止住了,如果發布真相后還有人傳,說明這里面有些問題,我認為要總結經驗。不斷地來總結我們在網絡謠言傳播的渠道上到底問題在什么地方,還有識別網絡謠言的能力的提升,以及總結經驗。目前我們對網絡謠言識別率不是很高,但逐步地提高它,長遠來講,對抑制網絡謠言有好處。
[網友濃情小仔]: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工具的興起,言論傳播速度呈幾何級增長,尤其是一些知名度高的博主,他們的言論和轉發的信息受到極大的關注。如何有效地引導這些輿論領袖甄別謠言、避免造謠、傳謠?如果這些知名度高的博主傳謠,是否將面臨著更嚴重的法律懲罰?
【高新民】:首先我回答最后一個問題,我認為這要看他的主觀企圖和造成的后果,如果主觀的企圖有利用他的意見領袖這樣的地位,對不正當利益有追求的話,是要受到一定的法律追究,當然懲罰不懲罰,要看危害嚴重的程度。
關于博主和意見領袖怎樣提高鑒別能力,我覺得這個問題跟網民提高鑒別能力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因為他們影響力大,因此他們這方面的警惕性更高一些,在這方面能力應該提升得更快一些,這樣就能夠在網上,他們意見領袖的作用,能發揮更好的正能量,不至于被利用,或者被誤導或者誤傳,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可能也不是這些博主和意見領袖本身的意愿。
作為個別的,剛才講了主觀意圖就是不正當了,或者是不合法的,就要另當別論,就不能甄別的問題,不是提高能力的問題,就要自己端正自己的立場和態度。作為一個博主,作為一個公眾,在網上當博主,就相當于是一個公眾人物了,對自己的要求要更加嚴格一點。
[網友親親寶貝鼠]:治理網絡謠言,互聯網企業和網站從業者應承擔哪些社會責任?如何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抵制網絡謠言、保護公民個人信息?
【高新民】: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剛剛講過,網絡謠言實際上為什么傳播呢?應該說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就是我們為什么頻頻出現,剛才我講了是兩方面,一方面是網絡的運營者,這方面的經驗或者能力建設方面還有待于提高,這是和傳統的是不一樣的。大多數的網站、大多數的企業在這方面,據我了解是花了很大功夫的,做了很多努力的。因為互聯網傳播的機制和渠道,以及目前它的特點,太新了,因此往往我們還不能完全地做到網絡謠言一出來的時候,就能夠很快地識別它,很快地采取措施阻斷它傳播的渠道,這一點還很難做到。但是,我想從我們主觀愿望講,我們企業應該負起這樣的社會責任,尤其是我們的互聯網企業不能夠完全從商業利益出發,有一些個別的企業,他們為了吸引眼球,對于一些聳人聽聞的信息不管真的還是假的,傳播速度越快,這就不好,這不是行業自律的行為。我們互聯網協會曾經也倡導過制止網絡謠言、治理網上不良信息,有很多自律的公約,也開展了各方面的活動。絕大多數的會員都是積極相應,都在不斷地改進這方面的工作。從兩方面說,從主觀方面說,要更嚴格地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制止網絡謠言的誤導、誤播、誤傳。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提高治理網絡謠言的一些措施,既能夠保護我們網民正當的言論自由的權利。另一方面確確實實要提高對網絡謠言進行抵制,保護公民正當權益和個人信息方面有一些有效的措施。我想大概從這兩方面來做。
“謠言倒逼真相”這一說法欠妥
[網友伊甸之東]:經常在網上看到網民“求真相”的帖子,有人說“謠言倒逼真相”,您怎么看?
【高新民】:我認為這反映一定的問題,但是我不認同謠言倒逼真相的說法。因為謠言就是謠言,真相是真相。為什么現在出現這樣的問題和現象呢?我認為可能是當事人,特別是我們相關一些政府部門,在事件發生之后,沒有把真相說得非常清楚,因此就造成了謠言制造者和傳播的空間和時間,謠言如果傳得越來越多的時候,起到促使相關部門完全說出真相來,這樣的現象,就是所謂的謠言倒逼真相,是這樣的情況出來的,并不是謠言本身的功能。這說明什么呢?掌握真相的有關部門沒有及時地、完整地,而且在網上用恰當的方式能夠把真相澄清,壓縮謠言制造和傳播的空間和時間,這一點上做得不夠。這個現象反映了一些真實的情況,但是不能說謠言倒逼真相是一個規律,這個我不太認同。
[網友舞動的微風]:整治網絡謠言對于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有何好處?我國是否有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公民網絡隱私?
【高新民】:這個問題是網絡上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要保護公民個人的信息。公民的個人信息牽涉到每個人的權益,也包括它的權利。網絡謠言涉及到各種事情的時候,往往會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所以,我們進一步打擊和整治網絡謠言,對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力地一個措施,是有好處的。
目前我們國家在網絡信息保護方面,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特別是去年12月份,人大已經作出了一些規定,對個人網絡隱私方面,應該說我們還沒有非常明確的一些法律來規定哪些算個人隱私、哪些不算個人隱私,包括個人信息,比如在國外講,個人的信用卡號、個人社會保障號、個人的財產信息、健康的信息,這都屬于個人隱私,屬于個人信息里面的個人隱私。但是,但是我的住址、我的電話號碼、我的電子郵箱、我的手機號碼,算不算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據我了解,現在有些國家原來這部分是不算的,現在把這部分也算。像這些個人信息是不是別人可以獲取它呢?是可以的,但必須遵循幾個基本原則:合法、正當、必要。什么意思?包括你獲取他個人的手機號碼,我舉例子講,包括他的家庭住址等等這些信息,你要獲取這些信息的時候,你首先是要合法的。所謂合法,按照人大網絡信息保護的條例,個人要被告知,正當,就是你的目的是正當,手段是正當,信息怎么用,什么目的,在什么范圍用,什么時限,這些都要明示。必要的話就是范圍,你不能無限地去收集個人的信息,我剛才講的這幾種,其他的什么都要問。包括剛才講的個人財產的問題,有幾套房子,你不能隨便地去,這都是必要的。但是必要的話,你要去查公務員,要去查案子,這就可以用。這是講必要。在沒有必要的時候,你去問,這就是有問題的。像這些問題,都是在個人信息保護里面和個人隱私保護里面需要建立起的一些觀念。這方面,我覺得整個社會,在法律層面、在社會輿論環境層面以及在商業活動里面,甚至在道德層面,我覺得都需要在這方面加強意識,我們這方面的意識是很不夠的,更不用說利用網絡謠言侵犯權益,還有利用不法手段,利用個人信息進行商業目的來牟利,這是根本不允許的。
網絡謠言是言論自由,這種說法完全不成立
[網友優雅的豬]:有人說網絡謠言也是言論自由的一種表現,您如何評價這種觀點?如何避免因為打擊網絡謠言,而影響到了正常的網絡監督與網民言論權利?
【高新民】:我想網絡謠言是言論自由,這種說法是完全不成立的。言論自由是人權的一種表現,也是我們憲法里面的一個規定。但是,言論自由,它是有邊界的,有底線的,它不是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條件下,不是無條件的。這個條件,第一就是法制,法律上規定言論自由有哪些東西是不能在公共場合里亂說的,這是一點。第二,言論自由,你自己對自己所講的話的真實性、可靠性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你不能說我不承擔任何責任去發表言論,恐怕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是這樣的。還有一點,言論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言論自由就變成不能侵犯人家的隱私,不能侵犯人家的權益等等,這些都屬于言論自由所需要遵守的一些規則。所以,言論自由確實要保護。
網絡謠言我剛才講了它不屬于言論自由,它屬于言論自由之外的一個范疇的關系,剛才已經講了,這樣就不能把它混為一談。這樣混為一談的話,就把言論自由給誤解了。這是一點。另外一點,在打擊網絡謠言的時候,同時也是要保護言論自由,這一點也是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往往有時候這兩件事情,在網絡謠言沒有證實它是謠言的時候,你不好說是謠言還是不是謠言,如果不是謠言,就自己言論自由范圍,如果是謠言,就不屬于言論自由范圍。這樣的話,關鍵的問題還是要對謠言的甄別、對謠言的識別,以及制造謠言、發布謠言的主觀意圖和他的目的進行鑒別。如果在這些問題上證實,我剛才說了是惡意的,有惡意的意圖,有惡意的目的或者企圖,這樣的話,就屬于打擊的范圍。跟保護言論自由不是一個范疇的東西。
因此,怎么樣來區別這兩件事情呢?關鍵在于鑒別它是不是謠言,要正視事實,是不是在制造傳播謠言的時候是否有惡意企圖和造成危害,關鍵在這方面。
[網友人見人扁帝]:世界多國針對網絡謠言采取權威辟謠和關閉賬號等手段,中國如何把控治理尺度?國外有哪些相關經驗可供借鑒?
【高新民】:據我了解,網絡謠言或者互聯網的不良信息治理的問題,還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我也參與國際上討論互聯網治理的一些會議。這個難度在哪里呢?就是剛才所說的問題,這是一個言論自由、信息自由流通和不良信息,包括網絡謠言在內這些傳播和制造之間的界限和它采取措施的一些平衡點怎么把握,就是剛才說的尺度怎么把握。這些問題,目前在普遍國家都在探討中。我認為第一條是要劃紅線,在法律層面上規范,要劃紅線,要非常清晰,而且是非常具體的東西,不能太籠統。比如說在網絡上有些發垃圾郵件,或者發垃圾短信,這是最低程度的不良信息,相對來說也有危害,但不像網絡謠言那樣危害。對于這個國際上怎么弄呢?也是發布一些界限,網絡上和手機上,哪些算廣告,現在發垃圾信息或者垃圾郵件,基本上是廣告,賣房子的廣告,貸款的廣告等等其他的廣告,哪些算廣告,哪些不算廣告,哪些算垃圾信息,哪些不算垃圾信息,很重要的一條,接收者本人要允許,本人要被告知,本人要同意,這是一條界限。如果第一次發,告訴他我這是一個廣告,而且他本人沒拒絕,或者甚至說我同意,他再發的時候,你不能說它就是不良信息或者垃圾信息。如果他已經表示拒絕,你再發的時候,這時候就是垃圾信息。所以像這些界限,首先規則要在社會各方面都要知曉,提高它的知曉度,這是一點。第二,如果發現現在有舉報,舉報了之后要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也是一個教育過程,以后不能再這樣做。第一部分,我認為還是要劃界限,有些地方不允許做的,要劃紅線,把這個東西在法律上一定要做好。
至于謠言,基本上是這樣,相關權威部門及時發布真相、發布事實,這是需要的。最后如果有危害的話,要追究責任,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基本上是這樣的做法。
【高新民】:上面我講的這些意見是跟網民們互動和交流,有講得不當的地方,也歡迎大家來指正。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