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以查辦案件、電話欠費、汽車退稅、購房退稅、銀行卡和醫保卡透支、提供虛假彩票或股票內幕信息等諸多理由,騙取當事人的信任,利用金融部門網上銀行查詢、提兌和轉賬等業務便利,大肆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讓市民蒙受重大損失。
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我市公安機關堅持把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動作為、認真履職,不斷研究新型犯罪的新情況、新特點,總結開展打擊、預防此類犯罪的經驗,并依托與銀行部門的快速反應工作機制,及時勸阻、制止和追回不當的交易和匯款,盡量避免案件的發生或減少經濟損失。
6月3日下午4時,家住寧波鄞州都市森林的胡女士在英國留學的兒子QQ被盜,有人冒充其兒子身份在網上讓其匯款給一個朋友,其信以為真,被騙15萬元。接報案后,鐘公廟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根據《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接警和指導快速止損工作流程》,與胡女士匯款的農業銀行取得聯系,將對方賬號的密碼鎖定,同時與該賬號開戶行積極聯系,使作案的銀行賬號被臨時凍結。派出所民警連夜趕往溫州,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對該賬號申請司法凍結,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胡女士被騙的15萬現金終于處于安全狀態。
電信詐騙花樣百出,5月29日,家住寧波余姚小曹娥的金女士收到一條購買奧運貨幣的短信。她輕信了短信內容,將19萬元轉賬到了對方銀行賬戶。金女士很快意識到被騙并報警。小曹娥派出所接警民警考慮到案發時間不長,快速止損還有余地,引導金女士通過網上銀行登錄騙子的賬戶,并連續輸入錯誤密碼,金女士匯款后不到二十分鐘,騙子的賬戶就被凍結了。民警又積極與銀行溝通協調,當日15時許,騙子的銀行賬戶內的19萬元全部劃回金女士的銀行賬戶。
在象山,具有豐富網上購物經驗的賴女士,一不小心也被狡猾的騙子騙了。賴女士當天網上購物后,接到陌生男子電話,稱所購物品無貨,并以申請退款名義,遠程電話指導賴女士在網上按步驟操作,結果導致其銀行卡內10萬余元存款被劃走。民警經調查后發現,賴女士被騙的10萬余元已被轉移至某第三方支付平臺,并正被犯罪分子一筆筆小額轉走。而第三方支付平臺需要提供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法律文書,且只能在工作日辦理。時間耽誤一分,群眾的損失就多一點,為不給騙子留下“時間差”,民警突然靈機一動,另辟蹊徑,通過交易查詢,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交易賬戶,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系統規則,多次錯誤登錄使其凍結。最后,民警為賴女士追回了尚未被嫌疑人轉走的7萬元損失。
警方支招
寧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五大隊大隊長王勝甬告訴記者,雖然電信詐騙案件花樣百出、手段多變,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陌生人打來電話,經過一系列誘導,讓受害人匯款。所以,大家一定牢記,凡是接到陌生電話讓你轉賬,那很可能就是騙子,要提高警惕。
市民遭遇電信詐騙該怎么辦?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先不要慌張,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迅速凍結嫌疑人賬戶,第一時間保證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