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您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嗎?這樣的詐騙電話,都出自蘇家屯區一個出租房里。6月18日,沈陽蘇家屯區法院對此案開庭審理。因為被害人、詐騙金額無法統計,檢察機關根據他們撥打過的電話數量提起公訴。
分工明確 電信詐騙按腳本演出
此案被偵破后,詐騙團伙的孫某、金某等6人坦白了詐騙“腳本”。
孫某是詐騙案件的出資人,其他5人則是由孫某招聘進入團伙的。幾個人分別承擔著“條子”、“冰箱”、“一線”、“二線”、“打雜”幾項工作。“條子”是指被詐騙對象的詳細信息,“冰箱”則是用來轉移資金的賬戶,“一線”與“二線”分別扮演工作人員及上級,“打雜”則負責溝通協調。
孫某分別在皇姑區與蘇家屯區租住了民宅,還購買安裝了網絡電話,使用網絡電話虛擬真實電話號碼,被撥打電話的對象多為韓國人。
詐騙頻繁 6人撥打近10萬個電話
偵查機關的調查顯示,2012年3月至5月末期間,孫某糾集金某,并雇傭韓國人,組成電信詐騙犯罪團伙。該團伙冒充韓國檢察機關執法人員撥打韓國被害人電話,以賬戶涉案為名進行恫嚇威脅,而后再由其他團伙成員冒充檢察官上司進一步通過電話騙取對方信任,誘使被害人登錄偽裝成“金融護衛網”的釣魚網站,暴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密碼,進而再由其他團伙成員從網上銀行操作匯轉資金,騙取被害人賬戶錢財。這個團伙自稱代號為“小錢”。
經查,孫某累計撥打詐騙電話29914次,金某累計撥打詐騙電話16373次,其他4人撥打的詐騙電話累計次數均超過萬次。
因為特別原因,被害人、詐騙金額、“真實”電話等信息難以獲取。檢察機關認為,孫某、金某等6人通過撥打電話、互聯網轉賬等電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蒙在鼓里 家人以為他們在打工
“認罪,自愿認罪。”在法庭上,孫某說,他知道自愿認罪的法律后果。昨日,蘇家屯區法院開庭審理了孫某、金某等6人涉嫌詐騙的案件。6名被告的家屬稱,他們其實也都是“受害者”?!八麄兌际峭獾氐?,當初家里人還以為他們是到大城市打工,誰也沒想到干的卻是電信詐騙”,家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