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6月中下旬,各省市網上高考志愿填報集中期來臨。各地公安和相關教育部門提醒廣大家長和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要小心各類網絡釣魚陷阱。據騰訊安全監測顯示,近期針對高考志愿填報關口的釣魚網站和網站木馬病毒開始明顯增多。
一般釣魚網站盜取信息后,考生及家長會收到大量招生、留學類垃圾短信及騷擾電話,甚至遭受金融欺詐。更嚴重的是,許多考生在釣魚網站填報完志愿后還會誤以為填報成功,直接影響正常的高考報名工作。此外,考生的個人信息,還會被騙子轉賣給留學中介、辦證網站或復讀機構等,牟取二次暴利。通常這類釣魚網站的騙術有以下幾種:
1、假冒高校網站,制作高仿真度的頁面并及時更新網站內容,利用考生和家長求學心切的心理采用各種手段盜取個人信息。例如,在百度輸入某高校名稱,有些鏈接雖然顯示與該高校相同的名稱,但點擊進去卻是不法分子偽造的虛假校方信息和招生聯系方式。
2、假冒高考志愿填報網站,誘騙網友購買“高考志愿填報智能卡”。不法分子一般會聲稱此卡不僅能在網站內填報高考志愿,還可查看填報技巧、專業取向測評和模擬填報志愿等。但據調查,全國統一高考報名與填報志愿只能通過各地的教育考試院網站完成,沒有其他填報途徑,也無須用卡,所謂的“高考志愿填報智能卡”只是騙子套取錢財的陷阱。
3、謊稱可以幫助考生提供志愿填報參考,并根據考生的詳細個人信息及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輔導,而當考生使用該服務時卻被提示需要網絡轉賬支付咨詢費。許多考生輕易相信此類網站,誤入釣魚詐騙陷阱。
4、在一些疏于網站安全管理的高校信息網站上,掛上木馬病毒。這些網站被黑客控制后,用戶登錄時會彈出要求考生注冊或查分的跳轉鏈接,考生一旦點擊進入并輸入個人信息,即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由于大多數釣魚網站都是通過搜索引擎、論壇、貼吧或者小型教育咨詢站進行營銷推廣,考生以及家長切勿輕信搜索結果,應按照學校和志愿填報說明書上的網址手動輸入,確保志愿填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