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市民:惹不起還躲不起
記者隨機采訪幾位市民,90%以上收到過垃圾信息或騷擾電話,包括學生、公務員、普通職員,甚至派出所民警都收到過賣房、收藏、貸款等垃圾信息,雖然不厭其煩,但是大多數人選擇“刪除”、“無視”。在寶安一工業園工作的小曹剛買車就接到各種推銷貼膜、座套的電話、短信,“各種短信太多了,已經確定在公司附近一家做了,所以這樣的信息我基本都不看就刪了”。從事攝影工作的阿明也經常接到各種邀請投資短信,后來干脆裝屏蔽軟件,但推銷電話一樣能打進來?!罢媸侨遣黄鹩侄悴黄鹧健!?/P>
深圳南山區桃園派出所一名警官也表示,很少接到市民因一般的電話、短信騷擾而報案的,“很多人覺得沒必要,其實這是沒有意識到侵權,騷擾電話可能涉及隱私泄露,嚴重的話可能影響身心健康,市民還是需要提高警惕。”
律師:受到騷擾可起訴
北京市京都(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甘清洪表示,電話推銷帶來的騷擾在法律上應當歸類為侵權,雖然目前國家并沒有對電話推銷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但受擾居民有權利通過運營商、公安機關等依法維權。
甘清洪律師建議公眾可以通過保留電話推銷的證據(包括通話錄音、通話記錄清單以及推銷給自己造成的損失等)、保留推銷者身份資料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保護自身權利。由于各種電話銷售的人往往受雇于某公司或者企業,從法律的角度講,被騷擾的公民可以起訴騷擾者和所在公司,提出要求賠禮道歉甚至是賠償損失。
業內:運營商重利輕監管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運營商以市場為大,為客戶開通電話時沒嚴格遵守規定,核實企業營業執照等證件的真實性,導致一些不法企業輕松辦理電話、短信業務。運營商有義務設立投訴渠道,市民受到電話騷擾時可以要求屏蔽一些號碼。這位業內人士也表示,“鐵通雖屬移動公司,但處于比較邊緣的地位,對于騷擾電話的管理上可能并不如大的運營商那樣健全”。
他山之石
臺灣:
錄下騷擾電話就可要求賠償
去年10月1日,臺灣當地立法機構通過了新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受騷擾的人要起訴很簡單:將垃圾短信保留或截屏,或在手機上安裝錄音軟件,錄下打來的推銷、廣告電話,就可將證據提交給法院要求賠償。新法出臺后,臺灣民眾的手機接到騷擾、詐騙和推銷電話、短信,已近乎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