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購退貨避風險提供信息需謹慎
卡民張先生最近網購了一件數碼產品,產品有些瑕疵。他正通過網絡聯系網店客服,打算退貨。客服忙,沒有及時回復。5分鐘之后,他接到一個電話,聲稱是“客服”,要退貨的話需要提供信用卡的賬號,急著退貨的張先生沒多想就報了信用卡卡號。幾分鐘后,該電話又要他提供有效期、驗證碼,張先生起了疑心,但“客服”說他們這么大的網店每天交易幾百筆訂單,退貨流程也有機制保障,從沒出現過問題,張先生半信半疑地將信息給了對方。不料,掛了電話沒多久,張先生就在網絡上收到了網店客服的回復信息,這才意識他受騙了。他還沒來得及打電話掛失信用卡,就陸續收到幾筆幾千元的消費短信,后悔莫及。
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專家支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網購族退貨時想要盡快解決問題的心理,尤其是購買大件時急切想拿回退款的心態,盯準時機冒充客服,騙取網友卡片信息。但實際上,網購退貨時并不需要提供信用卡的卡號、密碼以及有效期、驗證碼等信息,退款會直接打到用戶使用的網店賬戶或信用卡賬號。同時,切記:在任何支付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需要向任何人提供信用卡的重要信息,如卡號、有效期、密碼、驗證碼、手機動態碼等,且一旦有人索要信用卡卡號、有效期、驗證碼之類的信息,就要高度警惕,這很有可能就是在詐騙。”
“虛擬朋友”不可信確認真身是王道
QQ、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紅火后,這些新興的社交渠道也成了詐騙者的新目標。孫小姐就上過“好友”的當:一個好姐妹去了國外后,聯系較少,突然有天找孫小姐寒暄,后來聊到自己用的信用卡,問孫小姐在國內用什么信用卡,好奇得非要看看。孫小姐順手將信用卡拍了照片傳過去,心想:只是卡號、有效期等信息,反正也沒有密碼,不要緊。之后,回應孫小姐的就是不停響起的手機消費短信,孫小姐的信用卡在境外網上被消費了近萬元。孫小姐立刻凍結了信用卡,并給遠在國外的姐妹打電話,才得知她的QQ號被盜了。
對此類詐騙手法,專家提醒:“僅信用卡卡號、有效期就足以‘克隆’一張信用卡。在使用社交網絡時一旦涉及到信用卡、金錢等敏感信息,務必要打個電話確認對方是否為真實身份,即使是,也切莫在社交網絡上發送信用卡相關信息,以免不法分子盜取聊天記錄,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P>
另外,專家提醒:在使用信用卡時,要及時了解自己的賬戶情況,如交行信用卡用戶可通過“用卡無憂”
增值服務或免費的“大額消費短信提醒”服務,及時了解賬戶信息,一旦發現賬號有異常,立刻致電客服人員了解情況,必要時凍結信用卡。
有時候,持卡人一時無法確認卡片安全,又不想貿然辦理正式掛失,怎么辦?浦發銀行的臨時掛失服務此時就很管用。這是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的7×24小時卡片臨時管制業務,客戶只需致電浦發信用卡客服熱線,即可通過人工辦理。待確認卡片安全后,持卡人再致電客服,卡片便可立即恢復正常。
公共網絡陷阱多刷微博刷游戲忌刷信用卡
如今,很多人出去吃飯、唱K,進店的第一句話會習慣地問:“這里有Wi-Fi嗎?”當免費Wi-Fi成為趨勢,很多人在分享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的同時,將自己的個人信息也隨之一起“分享”了出去。網絡上不乏網友因使用公共Wi-Fi致信用卡被盜刷的情況,更有黑客自稱15分鐘可以盜取咖啡客銀行賬號和密碼。
信用卡中心專家對此提出建議:利用公共網絡可刷微博、玩微信、打游戲,但切莫使用公共網絡進行網上支付、轉賬、還款等交易,防止不法分子盜取并盜刷。專家還提醒道,在公共Wi-Fi環境內,要注意:盡量不要收發很隱私的信息、照片、視頻等;謹防釣魚Wi-Fi(攻擊電腦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假裝成一個熱點,等待別人來鏈接,而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設置熱點);謹防釣魚網站,對他人發來的鏈接要留心;在手機上操作網銀時,盡量使用銀行官網提供的客戶端,而非網頁版,這樣可以降低登錄釣魚網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