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絡謠言現象愈演愈烈,韓國司法部門近期準備強化打擊力度,一改以往不疼不癢的處罰方式,若有人在網上隨意制造謠言或侮辱謾罵,則有可能吃上官司。
韓國大檢察廳刑事部8月7日表示,已將“嚴懲名譽毀損犯方案”下發至各下屬檢察部門。檢方將嚴打以盈利為目的的網上散播虛假事實或持續捏造、散播毀損他人名譽的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提起正式訴訟。同時,檢方將最大程度地保障受害人的陳述權。
對情節惡劣的事件,檢方將追蹤其IP地址,利用各種科學手段查找出誹謗消息的最初來源,并查清傳播途徑,按責任分別懲罰。檢方還將加大力度保護受害人。案件調查期間,韓國廣通通信審議委員將刪除相關信息,以減小對受害人的負面影響。
韓聯社報道稱,檢方之所以強化打擊網上名譽誹謗等事件的力度,與網上名譽侵權案件持續增加有關。根據檢方統計,過去10年,韓國名譽損毀案件增加了2.1倍?,F在,不僅是演藝明星和政界人物,即使是青少年,也深受網絡惡性留言的影響,甚至引發自殺等悲劇。為了引起全社會共同關注網絡惡意中傷和流言蜚語,檢方將把網絡名譽毀損視為引發社會矛盾的嚴重犯罪。
此前,韓國對各種鼓吹網上暴力和散播虛假事實的言論已制定較為嚴格的法律規定。韓國《電子通信基本法》第47條第1款明文規定:以危害公共利益為目的,利用電子通信設備公然散播虛假信息者,將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繳納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萬元)以下的罰款。2010年11月24日,朝鮮炮擊延坪島后,金某和尹某在網上散布“朝鮮已下達軍事動員令”等各種虛假消息,結果被韓國警方以“非法散布虛假事實”為由提起訴訟。
韓國媒體認為,最近網絡上盛傳各種流言蜚語,而這種毫無節制地開玩笑和吸引別人注意的方式,已超過了“警戒線”。這只能增加整個社會的相互不信任感和不安。除了網民們要自我克制,韓國政府也應加大干預力度,韓國雖倡導言論自由,但任何人也不能違反國家安全和人民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