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國互聯網協會歡迎大家參加此次研討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報告同時提出:“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當前,科技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v觀國際、國內文化產業發展態勢,科技與文化融合的趨勢日益凸顯,二者相互滲透所產生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為直接和迅猛。
今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的第19個年頭,作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技發明,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互聯網改變了傳統文化產業的生產方式,大大降低了文化產業的進入門檻,使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其次,互聯網改變了傳統文化產業的營銷模式,內容提供商可以跨越中間渠道,通過網絡傳播平臺,以電子商務、推送服務等方式將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近乎“零發行成本”地提供給終端用戶。
另外,互聯網還改變了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消費習慣。隨著網絡的普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碎片時間”得到充分利用,“碎片”文化消費市場興起,網絡文學、網絡微電影、手機游戲等網絡文化產品受到網民的普遍歡迎。
總之,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文化產業的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孕育出一種全新的文化生態和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
同時,我們看到:隨著互聯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產生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網絡版權保護有待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監管在某些環節尚未完全到位,內容創新不足,國產精品較少,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等等。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開展了“簽署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組建網絡誠信推進聯盟”、“征集和推介綠色網絡文化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互聯網環境的凈化,推進了互聯網文化的健康發展。
為了培育文化消費業態、積極開拓大眾文化消費市場,創造和提供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健全文化產品營銷渠道,北京市政府組織了“首屆惠民文化消費季”活動,此次研討會正是“消費季”的九大專場活動之一,希望通過大家深入的研討和交流,推動政府、企業、網民們一起,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的互聯網文化產業環境,實現互聯網文化產業的“中國夢”。
最后,預祝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