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緊急通知:這一信息來自微軟和諾頓,你可能收到一份標題是‘郵遞員的報告’的電子郵件。打開后個人電腦上所有的東西都會丟失……這是一個從周六下午開始傳播的新的病毒”、“武漢公安網監9:50:08緊急通告:如果收到一張帶有‘女人必看’的圖片文件,任何環境下不要打開,且立即刪除。如果打開,你會失去個人電腦上的一切東西。這是一個新的病毒,殺毒軟件不能清除它。它的目標是摧毀個人電腦”……最近,這兩則消息通過論壇又開始流行。因10月19日就是周六,不明真假的病毒消息,讓不少網友將信將疑。
這些病毒存在嗎?周六下午這種病毒傳播了嗎?微軟、諾頓、武漢公安等是否發布過相關警示信息?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了解。
誰發布了這些病毒警告?
微軟、諾頓、武漢公安未發布過相關信息,這些是已流傳多年的老謠言
針對所謂“郵遞員的報告”病毒警告信息最近由微軟和安全廠商諾頓公司發布的說法,微軟中國公關部回應本報記者稱:這一內容是曾經流傳過的舊聞,不是微軟發布的。微軟此前也沒有發布過這一內容。
同樣,來自諾頓方面的消息也顯示,諾頓未曾發布過這一信息。據介紹,諾頓對病毒的發布一般是通過《諾頓每周病毒播報》和官網等途徑。從記者獲取的2013年10月16日的《諾頓每周病毒播報》看,沒有上述傳言中所闡述的內容。
此外,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如果說諾頓等反病毒公司發布了這一報告,從邏輯上就講不通,“殺毒公司自己說反病毒軟件目前沒有摧毀它的能力,這不是打擊自己嗎?”
另外,記者從武漢公安部門也了解到,他們未發過有關消息,“武漢公安網監9:50:08緊急通告”是謠言。
瑞星安全專家唐威告訴記者,這幾個是流傳了很多年的病毒謠言,內容大致相似,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改頭換面流傳。不排除這兩則消息本身就是病毒文件的可能,比如有的用戶看到消息后擔心或害怕,轉發給朋友,內容可能含有惡意代碼或惡意網站鏈接,在轉發的過程中不排除有人點擊后會中毒。
唐威舉例說,之前瑞星也曾預警過一些類似于“工資調整通知”或“五一放假通知”等的病毒文件,事實上這些也多是謠言,大多通過郵件、即時聊天工具、微博微信、手機短信等渠道擴散。
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這兩則消息早就在網上流傳,多年前就已有論壇轉發,但至今仍有網友不停詢問真假。
針對“病毒周六爆發”的說法,360安全專家安揚表示,截至本周六晚,并未收到“郵遞員的報告”等病毒爆發的消息。
電腦病毒有這么厲害嗎?
危害性被夸大,一般情況下很少有病毒可以直接破壞電腦硬件;如大規模爆發病毒,安全廠商會公布
金山網絡安全專家鐵軍表示,謠言里描述“它的目標是摧毀個人電腦”,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合理,類似聲稱很厲害、會毀滅個人電腦的病毒在一般情況下不存在,沒聽說有什么軟件、病毒可以直接破壞電腦硬件,這些病毒謠言的很多版本基本相似。
百度安全中心資深技術專家孟齊源認為,“郵遞員的報告”、“女人必看”等所謂病毒屬于謠言,且幾年前已有流傳。能夠對硬件產生影響的病毒案例,如比較著名的“震網”病毒,是通過影響計算結果,導致核電站離心機失控發生故障,但也不是直接破壞硬件,而且有多種措施輔助才能實現目的,不能簡單認為是病毒發揮的作用。不過此類病毒因技術難度頗大而非常稀有,針對個人用戶的更是絕少,并非主流。
唐威說,謠言中提到的“無法根除”也是錯誤的,世界上沒有殺不了的病毒,最多為存在于某一個時間段內、殺毒軟件無法及時處理的病毒。這是出于兩個原因:一是病毒是完全新的,二是病毒作者對病毒做了很多免殺技術的處理,但最終安全廠商都能解決。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有像謠言中說到的如此大規模爆發病毒的情況,安全廠商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早就會知道,而且會在第一時間公開預警,不會采用這種個人之間的謠言傳播手段傳播。
網絡病毒傳播有何新特點?
病毒正從電腦向手機蔓延,水貨、山寨手機及不正規刷機和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易感染
鐵軍說,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正在從個人電腦向智能手機系統蔓延。主要感染渠道有兩個:水貨手機、山寨手機及各種不正規的刷機包內置病毒和各種安卓軟件市場下載軟件。金山手機毒霸每天檢測到超過1.5萬部手機被感染,因此建議用戶避免從非正規渠道下載游戲、電子書,并在安卓手機上安裝殺毒軟件。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病毒主要呈現三個特征。百度安全實驗室專家介紹說,一是危害變得更大。手機上的數據都是個人數據,而且很多是和個人財產相關,一旦染毒,用戶的損失比較大。同時現在很多公司使用移動辦公,手機上也存在大量的商業秘密,通過手機泄密的事件時有發生,給企業造成巨大的危害;二是病毒數量增長迅猛。2013年以來,百度安全實驗室監測發現病毒增長速度非???,一方面是移動互聯網的爆炸式增長,另外一方面因為從手機竊取信息相對容易;三是傳播多樣化。目前從病毒的傳播渠道看,大約50%的手機病毒來源于個人電腦,個人電腦與手機連接后不注意防范會有很大的風險。一些不正規的手機應用下載渠道,也是病毒傳播的重要源頭。
騰訊電腦管家安全實驗室反病毒專家朱科錠說,病毒木馬偽裝成圖片、表格等文件,通過郵件、QQ、旺旺等社交工具進行釣魚,這種危害一直存在,用戶要防范病毒,除了心細之外,還需關注安全廠商提供的最新信息。
朱科錠說,尤其要警惕自動安裝的一些“流氓”應用。很多用戶有把手機連到電腦上充電的習慣,如果電腦已被惡意程序潛伏,可能會使手機上莫名多出很多不需要的軟件,導致流量、話費的損失。
唐威建議,在病毒的防范上,通常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用戶要培養健康的使用習慣,在使用操作系統、軟件等過程中,盡量選擇正版的軟件或操作系統。網購或者買飛機票、火車票時,盡量通過官方的正規渠道和流程購買。二是用戶要進行殺毒軟件、防火墻的部署,并定期為系統打補丁,設置復雜的密碼。在互聯網上的重要應用設置不同的密碼并且定期更換。三是本著不信謠不傳謠的原則,在無法證實的情況下,要盡力關注安全廠商的消息,以及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不要輕信朋友圈、社交網站以及手機短信等渠道的信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