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報告顯示,過去半年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的網民比例高達74.1%,影響總人數達到了4.38億。2013年中國網民信息安全狀況呈現以下特點:
以直接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的安全問題增加,對安全軟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得益于安全軟件對部分安全問題捕獲能力的提升,2013年網民遭受傳統病毒或木馬等問題的比例減少,但是以直接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機惡意軟件、假冒網站/詐騙網站、個人信息泄露等安全問題的發生比例在增加,其中手機惡意軟件在網民中的發生率上升了13.2個百分點。
手機惡意軟件常以暗地扣費、扣流量等方式為主,在用戶未知情或未授權情況下,通過自動訂購收費業務、撥打收費聲訊電話、偷跑流量等方式,為自己謀利;假冒網站/詐騙網站通過偽裝成正常網站,以抽獎等方式竊取用戶信息或騙取錢財;此外,還有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騙取個人信息,進而實施后續欺詐行為。這些安全問題種類繁多,變化多端,對安全軟件的捕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網民信息安全防范意識不足,智能手機的安全防范更需加強
在發生安全事件的網民中,信息安全防范意識還有待提高,僅有75.2%的人使用系統自動更新/打補丁,67.3%的人設置復雜密碼。常見的個人安全防范措施還沒有完全普及,是信息安全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此外,智能手機上安裝安全軟件的用戶僅為70%,未安裝安全軟件的人群中,一半人認為“沒有發生安全事故,不需要”。
網民手機端安全防范意識不足,使大量手機惡意軟件和病毒有機可乘,致使這些手機用戶直接面臨著信息安全威脅。加大手機安全意識的普及,是今后的重要任務之一。
網絡安全防范非常重要,建立安全事件發生后的解決機制也很關鍵
盡管當前安全軟件的攔截和殺毒功能不斷完善,互聯網門戶企業也加大信息安全的審查和過濾力度,但過去半年仍有13.3%的網民因網上下載軟件而發生過安全事件,因使用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游戲、網上購物而發生安全事件的網民比例也分別達11.5%、6.0%、4.2%和4.0%。
因此,除了安全軟件和各大互聯網企業的防護外,建立安全事件發生后的解決機制非常重要。搜索引擎、網絡購物等行業部分企業相繼推出了不同保障措施,以解決用戶上網對安全問題的擔憂。部分搜索引擎企業推出了網民權益保障計劃,針對搜索推廣出現安全問題接受一定期限或無時限申訴,完善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機制。
欲知更多的分析內容,敬請關注《2013年中國網民信息安全狀況研究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