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對于有需要的人來說,一些戳中痛點的騙局很容易讓人上當。馬年春節逐漸臨近,一些中小商戶卻在鬧錢荒,希望“馬上有錢”。有不少商家不得已通過尋找小額無抵押貸款渠道,而不法分子卻看好這個“獲利機會”,以借款投資為由,利用手機短信散布騙局,引誘個人商戶進行銀行轉賬,進而對個人商戶實施欺詐。
這種以“無抵押”、“免利息”的抵押類短信詐騙出現了泛濫的情況。近日,市民李先生的手機就收到了106開頭的陌生短信,并聲稱“某銀行可提供信用貸款,免抵押擔保,月利息(1.5%),有經濟實力者可辦理?!倍绦胖羞€附帶了一個所謂銀行貸款的聯系電話。
恰逢春節臨近,李先生手頭資金短缺,正好急需用錢,而短信中提到的免抵押、小額利息貸款這一利好,讓李先生信以為真。隨即,便與短信中銀行聯系電話取得了聯系,并按要求重新辦理了新的銀行卡。然而,讓李先生追悔莫及的是,在李先生按照要求向卡內轉入了8萬元資金后,對方便就此失去了音訊,李先生最終痛失8萬元。
相關安全行業人士表示,這種流傳于街道、網絡、手機短信中的貸款廣告均不可信,然而,不法分子通常會以“信用貸款、無抵押、免擔保的,免利息”等小額貸款形式為誘餌,專騙缺錢的中小商戶。如今,由于垃圾短信的成本遠比街頭小廣告的成本要低很多,這類詐騙手段開始通過短信進行傳播,而隨著“偽基站”的泛濫,詐騙成本更低,覆蓋人群及頻次都遠遠優越于以往,給人們的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