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據遼寧警方介紹,我省境內電信詐騙案件始終處于上升趨勢,受害人多集中在城區,沈陽市內五區受害人多,作案電話歸屬地以粵、京、遼居多。
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受害最多沈陽皇姑、和平發案高
遼寧警方對近兩年以來案件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電信詐騙受害人以45歲以上中老年人為主,占47.23%。
據沈陽刑警專門研究電信詐騙的專家介紹,中老年人,特別是家庭主婦型的,與外界接觸的途徑少,對外界變化了解得相對滯后,加上對現代通訊工具不甚了解,所以更容易受到侵害。
電信詐騙更容易讓城市人中招,因為電信詐騙腳本多針對城市人工作生活節奏和心理編寫。據遼寧省公安廳統計,遼寧電信詐騙發案區域多集中在城區,約占84.95%。沈陽市電信詐騙案件也集中發生在市內五區,以2012年數據為例,市內五區占發案的71%,其中皇姑與和平占市內五區發案總數的59.1%。也就說,即便城市生活的老人,哪怕曾經是高級知識分子也可能中招,此次曾作為工程師的謝大爺就是這樣。
騙子研究城市生活編“劇本”多在上班時間加害中老年人
電信詐騙案高發于城市的另一個原因是,此類案件是隨著我國經濟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大,金融、電信、電子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產生的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段。電信詐騙犯罪在大陸始于2000年,詐騙腳本就是根據城市生活編制的。
這些都是城市老人熟悉又不太精通的事務,似懂非懂讓受害人中招。如果放在農村,由于生活環境的問題被害人可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么。隨著城市化進程,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破獲電信詐騙需要國際警方合作
遼寧省公安廳表示,近年來,我省境內電信詐騙案件,始終處于上升趨勢。作案電話歸屬地以粵、京、遼居多。其中,廣東省最多約占27.73%,北京約占16.52%,本省約占12.68%。而且電信詐騙一開始就有跨境犯罪的特點,被害人在沈陽,嫌疑人可能在東南亞任何一個地方。犯罪分子遍及全國,跨國越境犯罪開始出現。從早期臺灣犯罪分子到大陸建立窩點、發展同伙、傳授犯罪伎倆,到內地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效仿參與,全國各省、市均有人從事此類犯罪。
近幾年,公安部門破獲了多起跨國境電信詐騙,有的藏匿在境外發布信息到境內進行詐騙,也有藏匿在我國境內,詐騙境外人士,甚至是境內外犯罪分子勾結聯手作案。
沈陽警方表示,破獲電信詐騙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以信息化建設這個平臺,構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信息資料庫;二是圍繞刑偵化大格局建設,強化全警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意識。
-防范對策
別向陌生賬戶匯錢任何單位都沒安全賬戶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輕易相信不明來電和短信,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件,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信息,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相關親友核實。輕易不要向陌生人或未確認的“熟人”指定的賬戶匯錢、轉賬。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識破騙局:
第一,電信、銀行和公安系統的電話并非一個總機,相互間電話不可能直接轉接。
第二,目前任何單位都沒有設置安全賬戶,所謂安全賬戶百分之百是騙局。
第三,稅務、財政部門對消費者進行退稅時,會通過電視、報紙等權威媒體公告,不會僅以電話方式通知。
第四,社保、醫保中心等公眾服務部門一般不會主動聯系用戶,如有疑問請聯系官方電話。
沈陽老人被騙42萬的事經本報報道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本報整理電信詐騙領域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能給讀者提個醒。
接“醫保局”電話被騙25萬
案例1
2013年7月1日10時許,受害人肖某在家中座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以受害人醫保卡涉嫌販毒相威脅,誘使被害人在金州區農商銀行光明支行匯款60000元人民幣。此種招式,也是讓謝大爺中招的騙術。
去年7月,李女士接到自稱是醫保局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李女士的醫??ㄍ钢?9萬元,并告訴李女士一個電話號碼,讓她報警。李女士打過去后,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民警,說李女士的醫保卡刷卡套用現金,涉嫌詐騙犯罪。李女士被對方以資金保全為由,將25萬元匯入對方提供的賬號。
孩子國外QQ被盜老爸被騙50萬
案例2
2013年4月,被害人接到在國外的兒子用QQ發來的急需用錢信息,焦急的父親分別在多個銀行先后6次給QQ信息中指定賬戶匯款50萬元。
受害人隨后與兒子通電話,才得知其兒子的QQ被盜用,錢被騙走了。
受害人曾在企業和商場中打拼多年,智商和情商都很高,而且對電信行業還很熟悉。他本人也感嘆:“沒想到自己也會成為電信詐騙案的受害者!孩子確實也經常通過網絡通話軟件和家里聯系,加上擔心孩子在國外的情況,一時心切沒有仔細琢磨……”
近期,沈陽已經連續發生利用盜用的QQ號碼,冒充QQ號碼主人對其親友進行詐騙的案件。
案發后,沈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通過大力工作,終于在近日偵破此案,嫌犯在廣州落網。
誤信手機匯款短信被騙1萬元
案例3
2013年7月1日11時36分,徐某收到一條短信讓其將錢打入農行卡卡里。此前正好徐的表弟向她借一萬元錢,徐某誤以為是表弟的銀行卡,就將一萬元錢存入了該卡內,后來發現受騙。這是嫌犯典型的群發短信玩概率伎倆。
社會聯動讓老人多一個依靠
銀行為防止老人被騙,不惜停業關門,銀行的責任心獲得社會各界的稱贊,然而,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終究發生了,老人最終還是沒能躲過被騙的厄運。
隨著事件被一步步還原,我們會發現,騙子的招數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甚至可以稱得上老套,但在銀行和警方都付出了這么大的努力之下,依舊沒能幫助老人走出騙局,確實令人五味雜陳,正如工行黃河支行行長所說的讓人“一整天的心情都不好?!?/P>
在當下,老人時常遭遇電信詐騙,這已經不僅僅是刑事案件那么簡單,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因為最容易被騙子抓住軟肋的人常常是“空巢老人”,而獨自在家的老人,又是當下的社會現實中難以避免的現象。
事實上,防范老人被騙最簡單的可行的辦法,莫過于讓老人身邊多幾個信得過的人,老人遇到什么事情有個人可以商量一下,被騙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電信信息的跨地區交流特性讓騙子乘虛而入,防范被騙的方式也需要在變化中得到完善。比如說,社區可以建立起系統的老人防范體系,一方面可以通過設立提示板等多種方式向老人講解相關詐騙案例,另一方面多走入老人的生活為老人提醒,在子女不在身邊的時候,成為老人身邊那個值得信任、可以商量的人。而公安部門和銀行則可以與社區建立起即時的聯動機制,保證各種新型詐騙手段及時被老人獲知。至于其他社會組織和企業,也該像這家做出“40分鐘努力”的銀行一樣,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我們只是在老人身邊排隊的路人,如果看出有不對的地方,也應為老人做出善意的提醒。當然,作為子女的我們更該?;丶铱纯矗诶先诵枰覀兊臅r候及時出現在他們的身邊。
也許有人會問,這一切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們也不知道,或許不會讓每次詐騙都得到防范,但至少我們做出了一份自己的努力,即便在一百次中只能防范住一次。為了那個不能重來的“如果”,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