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其實,居心不良的寄件人通過快遞來從事不法勾當,并不局限于販賣、郵寄毒品、槍支彈藥等運輸犯罪。在一些案例中,一些寄件人為了打擊報復他人,大搞郵寄壽衣、恐怖骨灰盒的惡行,已然是尋釁滋事行為;也有寄件人通過快遞進行行賄。可是,快遞渠道具有人貨分離、跨區域等特點,導致了相關違法犯罪趨于隱蔽,受害者難以維權,甚至連公安機關也難查處。
因此,快遞實名制是規范快遞業,從源頭上治理相關違法犯罪,有效保護公眾利益的必然趨勢。也正因此,公安部從2011年開始就在全國推廣“快遞實名制”試點。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浙江省紹興縣。試點當年,該縣就通過快遞實名信息成功查處了數起相關犯罪。截至2013年,快遞實名制試點省份有浙江、云南、廣東。這都為大范圍推廣快遞實名制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我們也要認識到,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快遞實名制也有弊端。在筆者看來,一方面或將因運營成本增加、顧客減少,給快遞公司的經濟效益帶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秘密權。此外,在快遞業泄露公民信息已并非新聞的當下,如何避免因實名導致的公民信息泄露問題也值得深思。
快遞實名制的制度構建需要轉變理念并趨利避害。首先,實名制實行之初,勢必影響到部分顧客便捷交易的需求,但如果能夠對所有快遞公司都嚴格要求,就不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顧客也將出于社會安全考慮,尊重這種法定交易方式。其次,公民的通信自由、秘密權從來就不是絕對的,即使公安機關沒有采取監聽等偵查措施,公民來電去電、短信等記錄也都在移動運營商有所保存,這并沒有給合法公民帶來任何不便。最后,要通過制定合理的具體操作模式,在減低快遞公司相關成本的同時,提高顧客信息查詢條件。在日本,手機采用實名制,給快遞員打電話收發快遞,所有信息都可以查出來,一定程度上間接實行了實名制。而在其他一些國家,私人客戶用信用卡結算快遞費用的情況要比我國普遍得多,信用卡結算的快遞客戶實際上都是間接的實名制客戶。
然而,這些方式恐怕都和我國當下國情不相符,因為我國手機實名制并沒有完全實現,同時,雖然使用他人信用卡為法律所不允許,但人卡分離現象也頗為常見。廣東省的試點作法或將另辟蹊徑。“實行實名制后,寄、收每一份快件客戶都需要出示身份證,將個人信息錄入快遞員手中的終端設備。個人信息不會顯示在終端設備上,而是傳輸進公安部門的信息平臺?!睂τ诮K端設備由誰買單,相關報道并沒有詳細介紹。
推廣快遞實名制涉及公安和郵政等諸多部門,需要各部門放下部門利益,通力合作,為群眾編織起一張安全網。而對于因此產生的成本,也需要以更公平合理的方式,由政府、快遞公司、顧客共擔,不能將擔子一味壓在快遞公司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