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先有廣東一事主瞬間被轉走2700余萬元,后有知名影視明星湯唯被騙20余萬元,13日又傳出溫州一打工者執意給騙子匯錢,銀行無奈斷電的消息。
這些騙子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和玄機?又是誰為電信詐騙案件的瘋長提供了土壤?
井噴:電子詐騙犯罪案件三年翻20倍
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輩子的“保命錢”瞬間就被騙個精光。
1月6日,沈陽市一位74歲的大爺接到自稱是法院工作人員的電話,稱老人涉嫌用醫??槎矩溬徺I藥品并為毒販洗錢,須將個人存款轉入“國家安全賬戶”。老人馬上趕到中國工商銀行沈陽黃河支行匯款,銀行工作人員勸說無效只好暫停營業。然而第二天老人還是前往另一家銀行將40萬元悉數轉賬。
“這是當前較為流行且造成損失嚴重的最典型詐騙手法?!币晃换鶎庸厕k案人員說,犯罪分子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編造威脅理由要求事主將資金轉至“安全賬戶”,然后將資金取走。
中獎詐騙、冒充熟人詐騙、QQ詐騙……近年來,隨著通訊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電信詐騙手段也不斷升級翻新,案件數量堪稱“井噴”。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安全保衛學院院長馬丁介紹,公安部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數為8300多件,造成經濟損失2億多元;而2012年同類案件高達17萬起,經濟損失達80多億元。
受訪公安人士總結指出,當前電信詐騙犯罪呈現“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特點:
――虛擬化。犯罪分子不露真容,作案過程均在虛擬空間進行,通過電話、短信或網絡進行誘騙、恐嚇,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或是冒充銀行人員騙取U盾密碼,直接將錢盜走。
――智能化。犯罪分子利用任意顯號軟件、非法改號軟件、網絡電話對接等技術,使撥出的號碼顯示出其所需任意號碼,智能程度更高、偽裝更徹底。
――集團化。有專門人員負責詐騙網絡平臺技術,有專人撥打電話和群發詐騙短信,還有人負責轉取贓款,形成分工明確的詐騙鏈條。
――國際化??鐕?境)電信詐騙犯罪集團雇用中國籍人員搭設網絡平臺,提供境外服務器,完成詐騙全過程的跨境虛擬流轉,通過地下錢莊將贓款轉移境外。
瓶頸:打不倒的騙子還是割不斷的利益?
公布典型案例、開展專項行動,我國打擊電信詐騙多年,然而電信詐騙緣何愈演愈烈?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專家指出,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各個管理環節還有不少漏洞和問題,如大量私人信息泄露等。電信詐騙鉆的就是這些漏洞,且法律懲處力度又有限,以致其成為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犯罪迅猛增長。
“運營商為追逐利益而疏于監管就難辭其咎?!敝袊缈圃盒畔⒒芯恐行拿貢L姜奇平指出,如各家運營商考慮利益而推行“實名制”力度不夠;出租出售106號段用于各類廣告促銷短信的群發,借以牟利。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發布的《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垃圾短信總量超過2000億條,其中詐騙類短信危害最大。這些垃圾短信發送渠道中,106號段占到82%。
通過銀行卡轉移、提取涉案資金是電信詐騙的重要環節,然而,銀行卡開戶實名制的監管漏洞則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姜奇平指出,犯罪分子可通過偽造身份證等渠道獲取大量銀行卡,反復用于犯罪。
突圍:攜手打擊犯罪廣而告之常識
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信部要求實施電話用戶實名制;中國工商銀行研制“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收錄各類風險客戶和賬戶信息以防范詐騙轉賬……多年來,各相關部門采取了相應措施打擊防范電信詐騙,但在追蹤犯罪新形式、提高防范新手段上還有待加強。
馬丁指出,目前監管和打擊電信詐騙的一大限制在于各部門合力不足。“現在的‘聯合’辦案,更多是在面對單一任務或案件時協同調查。事實上,應該盡快形成完整的包含監管、預防和查辦環節的長效聯動機制?!?
工信、銀行、公安等部門及運營商要信息互通共享,例如建立全國范圍內的電信詐騙黑名單;啟動“銀行員工協助報警――110指揮中心及時布警--巡邏民警快速出警處置”攔截機制;構建詐騙犯罪涉案賬號快速查詢系統等。
聯動機制在部分地區和單位已有嘗試。如湖南省公安廳為遏制電信詐騙犯罪多發的態勢,與工信部門、電信運營商、銀監部門、各商業銀行等協作,建立電信詐騙犯罪涉案賬號、資金快速查詢和凍結通道。
姜奇平認為,相關部門及企業還應嚴格落實各自監管職責。如,通信部門應對通訊線路的使用定期審查;運營商則應在短信攔截網關中加入更加嚴格的智能分析與警示機制;金融行業應對銀行卡實名制開戶實施細則嚴格監督落實。
此外,“相關部門和企業應更加主動地擔負起宣傳教育的社會責任?!笔茉L專家認為,僅靠ATM機張貼預警告示、曝光典型詐騙案例等遠不夠,應加大對典型詐騙手法的宣傳警示力度和范圍。
“騙子到處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什么我們就沒有接到相關部門的澄清短信呢?”上海市民潘女士說,看報道才知道公安人員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或要求轉賬,像這樣的常識,相關部門為什么不通過群發短信等廣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