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騙子不放假 警惕“二維碼”一掃錢不見
文章來源:西部網更新時間:2014-01-27 08:48:51
春節期間是各類金融欺詐案件的高發期。23日,中國銀監會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示廣大銀行業消費者需謹防“活動中獎”、“低息無抵押小額貸款”、“銀行卡異地巨額消費”、“二維碼掃一掃”等詐騙活動。為防范于未然,人民金融對近期典型詐騙案例進行一一盤點,消費者切記要擦亮眼睛。
?、泵俺溷y行業金融機構官方信息平臺詐騙
案例:“我行今日系統維護,您的手機銀行將于次日失效,請立即登入××(網址鏈接)進行激活。避免影響正常使用,由此帶來不便敬請諒解!”市民張女士頻頻收到由幾家銀行的官方短信號碼發來的提醒短信,內容均為點擊某網址進行激活?!鞍l來提醒的幾家銀行里,我手頭上正好就有其中一家的銀行卡,就打客服電話進行核實,發現這個網址根本是子虛烏有的??头藛T告訴我這條短信其實是詐騙分子發來的?!?br />
此類金融詐騙典型形式的有冒充銀行業金融機構官方信息平臺發布“銀行卡異地巨額消費”短信,冒充親朋好友在異地急需資金救急等,誘騙群眾匯出資金。
對于這樣的風險,專家提醒,不向來歷不明的人物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
⒉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詐騙
案例:近日知名演員湯唯在上海拍戲時遭遇電信詐騙被卷走21萬元的消息被登上各大媒體首頁。據悉,湯唯當天接到“上海市公安局”發來的短信,說她的存款有問題,如果想避免刑責,必須將錢存入“警方”的戶頭。湯唯絲毫沒有起疑,主動按短信里留的聯系方式與所謂的“上海市公安局”聯系,事后才意識到是受騙。
此類金融詐騙典型的有詐騙分子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謊稱事主個人信息泄露,銀行帳號已被人利用進行犯罪,要求事主及時進行賬戶保護、清查,并將電話轉給銀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銀行工作人員要求事主將存款轉到其事先準備好的銀行卡的賬號上,并讓事主到ATM機上按其指令進行操作或直接轉賬,實施詐騙。
面對這種風險,專家提醒需隨時提高警惕,遇到自己不熟悉、不知道的情況,一定要先多方核實再采取行動。
⒊捏造子虛烏有事項干擾正常判斷
案例:網友“安小米”微博報料,手機接到號碼為“00059187093999”的電話,一男子在電話中自稱是福建省公安廳的,說她涉及洗錢案件。“安小米”說,電話中的男子問她,認不認識一個福州的40歲女人王艷,并稱這個女人涉嫌販毒走私洗錢案。而“安小米”手中有300多張銀行卡涉嫌洗錢活動,其中有一張是用她的身份證在上海辦的建行的銀行卡,這張卡涉嫌非常巨大的洗錢活動。男子還要求“安小米”在電話里錄口供,并要求“安小米”轉移銀行卡內的錢到安全賬戶上。
此類金融詐騙典型的有謊稱“賬戶涉嫌洗錢犯罪”、“個人信息遭泄、銀行賬戶不安全”、“郵寄的物品中藏有毒品”等,要求群眾直接將賬戶資金轉入所謂“公共安全部門設立的安全賬戶”中來“保障資金安全”。
面對這種風險,專家提議,在不能得到完全確認的情況下,不向陌生人賬戶匯款、轉賬;對于雙方有頻繁資金往來的人員,在匯款、轉賬之前也要再三核實對方賬戶,同時妥善留存相關單據。
?、刺摌嫻善眰€股走勢的詐騙
案例:李阿姨是某證券公司的一名小散戶,退休后沒事做便玩起了股票。李阿姨收到一條有關內幕消息的短信。工作人員稱,“加入VIP黑馬會員服務,確保贏利達60%-150%以上”,“公司鄭重承諾:會員如果沒有達到利潤要求,公司將全額退還會員費用并賠償會員損失。50萬以下做全額賠償,50萬元以上賠償90%”。李阿姨快速注冊了會員資格,繳納了會員費12800元,通過銀行轉賬匯款給一個人賬戶。并隨后繳納更高級別的會員費88000元。
第二天一早,李阿姨撥打客服電話,語音提示“您所撥打的是空號”。她又急急忙忙去登錄相關網站,發現“此頁面無法顯示”。她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被騙了!想想騙了自己的退休金8萬多,是幾年來的辛苦積蓄!
此類金融詐騙形式大多表現為嫌疑人以某某證券公司的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的方式散發虛構的個股內幕消息和個股走勢,實行會員制,按照會員等級收取一定費用。若指定的個股走勢碰巧吻合,則再以索要咨詢費并許諾將繼續提供個股內幕消息或走勢的方式實施詐騙。
對于這種風險,專家支招,當發覺可能上當受騙,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及時聯系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尋求幫助。
?、得芭贫S碼,一掃錢不見
案例:一網友謊稱給經營網店的陳女士發來包含訂單信息的二維碼,陳女士掃描后剛開始什么反應也沒有,就沒在意。后來,她收到支付寶異地登錄的提示,才意識到被騙了,到銀行一查,發現少了5000元。很多智能手機用戶沒有使用安全軟件掃碼和防護的習慣,不法分子正是掌握了這一點,在二維碼中植入木馬病毒,截取支付驗證短信,從而盜刷網銀、網上支付賬戶。
現在“掃一掃”很時髦,可是也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一些不明來路,不明源頭的二維碼,很可能泄露你的賬戶信息,嚴重的直接盜刷卡片。
對于這樣的風險,銀行專家建議,持卡人不要隨意打開陌生人發送的鏈接、二維碼,尤其是使用手機二維碼在線支付時,應認真核對網站域名、認準官方渠道。在網絡支付或手機支付輸入動態密碼前,要仔細核對短信中的業務類型、交易商戶和金額等,如發現有疑點不要輕易支付,先通過官方渠道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