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釣魚案頻發 警方提醒綁定賬號的微信要小心
文章來源:合肥晚報更新時間:2014-02-17 08:51:27
熱線、房東和抽獎……記者從警方了解到,這些詞語已經成為詐騙短信中最熱門的字眼。
針對現在流行的手機微信支付方式,警方也提出了安全預警信息。
交易短信成木馬攻擊目標
很多網上支付工具都會與手機進行綁定,用于發送驗證碼和交易信息通知。進入2013年以來,以攔截和竊取交易短信為目標的手機木馬迅速泛濫,最典型的是名為“隱身大盜”的安卓木馬家族。
此類木馬運行后會監視受害者短信,將銀行、支付平臺等發來的短信攔截掉,然后將這些短信聯網上傳或轉發到黑客手機中。黑客利用此木馬配合受害者身份信息,可重置受害者支付賬戶。國內已出現多起“隱身大盜”侵害案例,有受害者損失高達十余萬元。
警方介紹,在一起詐騙案件中,一條支付寶發給用戶的“找回密碼”短信被劫持到了黑客的手機上。這名黑客實際上正在嘗試登錄并修改某用戶的支付寶賬戶。由于木馬劫持了支付寶發給用戶的短信,因此,黑客就可以通過“找回密碼”這種方法修改用戶的賬戶密碼。
抽獎等成詐騙短信熱詞
記者從360互聯網安全中心了解到,根據相關互聯網公司的數據分析,優惠、熱線、發票、農行、信用卡等23個詞匯成為2013年垃圾短信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年度典型詞匯。
黑客盜取QQ賬號之后,向被盜賬號的好友發送詐騙信息和釣魚網站的事情早已有之。而在2013年,隨著微信的日益火爆,微信盜號事件的頻發也引起廣泛關注。警方發出預警稱,現在很多市民的手機都綁定了微信銀行賬號和支付寶賬號,尤其要注意安全防護。
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介紹,相比QQ,微信好友都是實時在線,信息隨時推送,所以微信被盜后的詐騙速度更快、范圍也更廣。同時,微信聯系的朋友基于熟人圈子,詐騙者簡直如魚得水,這也側面反映出隱私泄露的危害性。
于是,通過被盜微信,群發釣魚網站來盜取其他微信用戶的QQ賬號成為騙子的慣用手法。騙子通常以“在嗎,問你個事,這個女的你認識嗎……”等誘惑性內容開始,勾起好友的好奇心,緊接著就發來一個釣魚網站鏈接,誘惑好友點擊,盜取QQ賬號,進而實施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