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信詐騙可謂層出不窮。2月13日,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了《“虛著蒙”變成“實著騙”》,報道稱許多新生兒父母的姓名、手機號信息都遭遇泄露,很多新生兒父母接到詐騙電話,還有些父母因此被騙數萬元。
焦點訪談報道,黃先生剛剛當上爸爸后突然接到了自稱是江蘇省衛生廳的工作人員的一個電話。對方詳細說出了黃先生及寶寶的信息,還給黃先生帶來了驚喜:要給他補貼金2180元。對方讓黃先生告知銀行卡號,她把錢打過來。
自己的孩子剛出生就能了解得這么清楚,黃先生沒有懷疑她的身份,便按照對方的要求找到了附近銀行的ATM機,根據對方的提示,在ATM機上開始進行這筆補貼金的領取。對方讓黃先生輸入賬號,然后說錯了,又干擾一下,后來讓黃先生按個鏈接碼49908,說ATM機上轉錢需要鏈接,然后再按一下確認鍵,再按2180。一切操作妥當,但黃先生查詢余額時,發現并沒有多2180元,反而少了49908元,然而當他再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卻無人接聽,黃先生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對此,騰訊手機安全專家陸兆華表示,電信詐騙一直處于高發狀態。許多就醫、銀行開戶、買車買房、網購、物流快遞相關的個人信息都被大規模泄露和出售,導致騙子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輕松取得受害人信任,然后實施精準的、有預謀的詐騙,讓普通用戶防不勝防。
2013年,騰訊手機管家、電腦管家也聯合警方、運營商、銀行等組織和企業發起國內首個“反信息詐騙聯盟”,通過此活動讓社會各界開始關注電信詐騙,更多的企業、組織也都加入到“反信息詐騙聯盟”中來。此外,騰訊手機管家對攔截垃圾短信、詐騙電話功能進行升級,支持陌生來去電智能提醒,用戶可以自己標記陌生來電的類型,并上報給騰訊手機管家,從而大幅提高了騷擾攔截的精準度。
專家預計,在騰訊主導的“反信息詐騙聯盟”持續推動和影響下,保護個人信息、預防電信詐騙或在即將舉行的兩會中被代表們熱議,也可能會有配套的法律法規出臺,對此類犯罪給予更大的打擊,從而保護用戶財產安全。對此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另據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2013年手機安全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詐騙類垃圾短信年增長率達到21.49%。房東轉賬、網銀支付、熱門節目中獎、航空改簽等成為詐騙短信高發區。截至2013年底,騰訊手機管家針對騷擾電話進行標記的總次數為1.02億,其中詐騙電話為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