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變色龍”: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Wifi網絡病毒
文章來源:福布斯中文網(上海)更新時間:2014-03-03 08:54:39
這種病毒始于英格蘭一所大學的圖書館。研究人員培養了一種能在空氣中傳播的病毒。該病毒能像普通感冒一樣在人口稠密地區傳播,感染所有其連接上的設備――這就是所謂的“變色龍”計算機病毒。
“變色龍”病毒是利物浦大學電氣電子計算機學院的研究成果,并且首次顯示Wifi網絡能夠被一種在空氣中傳播、將接入點逐個攻陷的病毒所感染。
Wifi接入點長久以來被認為是網絡的潛在弱點,經常沒有密碼或加密保護,或者仍然使用著制造商或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默認安全碼。但截至目前,尚未出現能夠攻擊Wifi網絡的病毒。
病毒爆發時疾病快速地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傳播,而“變色龍”的表現也如出一轍――快速地在接入點(和人口)更加密集的地方擴散。計算機科學家們在貝爾法斯特和倫敦模擬了該病毒爆發時的情形,并且發現,在人口密度更大的倫敦,比起接入點的易感染程度來,設備彼此間的連通性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
該惡意軟件還能躲避偵測并從其當前位置找到其他可見的Wifi接入點,這些接入點的加密和密碼防護工作最為薄弱。
“當變色龍攻擊一個無線接入點時,不會影響該接入點的正常工作,但卻能夠收集并報告接入該點的所有其他Wifi用戶的證書,”埃倫?馬歇爾教授(AlanMarshall)解釋道,“該病毒接著又會尋找其他可以連得上并且感染到的Wifi接入點?!?br />
目前,大多數防病毒防護軟件位于各種端點設備上,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PC;而且這些軟件是在互聯網上或設備內部偵查病毒的,而非網絡中。該研究團隊設計的“變色龍”病毒只存在于網絡中,能夠有效地躲避各種安全方案的偵測。
如果該病毒的確碰到了一個防御森嚴的Wifi接入點,它會放棄并繼而尋找那些容易下手的目標,如咖啡館或機場里的一個開放熱點。
“由于證據確鑿的安全漏洞,Wifi連接正日益成為電腦黑客們的攻擊對象,這些漏洞使得不易對病毒進行偵測和防御。”馬歇爾說道。
“不過,以前人們認為,不可能出現一種可以攻擊Wifi網絡的病毒,但我們證明了這種可能,而且該病毒可以快速傳播?!?br />
現在,該研究團隊正使用研究數據找出完善安全方案的新技術,當攻擊成為可能時,可以用來識別病毒。
關于偵測與分析該病毒的完整研究刊登在《歐洲信號處理學會期刊之信息安全》(EURASIPJournalonInformationSecurit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