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絡購物在帶給人們豐富商品和便捷服務的同時,也給個人信息安全帶來問題?!卑不帐≡拕≡河邢挢熑喂靖笨偨浝怼不諆和囆g劇團團長朱海燕代表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影響網絡購物安全的最危險因素之一,給用戶人身及財產安全造成直接威脅,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與網絡交易的火爆相比,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規范網絡銷售的法律法規。對網購中出現的問題主要依靠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來解決。
“這些法律法規對網購來說針對性和操作性都較差,對于諸如應如何妥善保管收集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如何處理、什么機構負責執法等問題都沒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導致一些人利用客戶信息非法牟利?!敝旌Q嘀赋觥?
盡管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但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政府側重于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鼓勵和支持,對于如何監管網絡交易中涉及到的多個行業,還缺乏一套完整的體系?!敝旌Q嗾f,我國現階段所依靠的傳統工商業監管模式,在對網絡交易監管中,存在取證困難、責任主體不明確等諸多問題。
朱海燕認為,正是因為我國立法相對滯后,對違規泄露客戶個人信息的企業懲罰力度不夠,才使一些管理不善的企業頻繁出現因利益驅使而泄露客戶個人信息的行為。
為此,朱海燕建議:通過立法明確界定隱私權的概念,使隱私權成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盡快補充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于消費者安全權的法律規定,將電子商務消費者個人隱私安全和個人數據安全作為消費者安全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規制;盡早制定電子商務法,以明確網絡購物中責、權、利關系,保護網購客戶個人信息安全。
“在完善相關立法的同時,還應加強對網絡購物有關行業的監管?!敝旌Q嘟ㄗh,采取以網監網的方式,成立專門的、垂直式管理的網絡監管機構,對網購的監管打破地域和部門權責限制。同時,加強行業內部監管體系建設,嚴格網購行業市場準入制度,規范涉及網購的多個經營主體資格,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探索行業自律模式,填補監管空白。
朱海燕建議,對擅自公開、出售或不當使用網購客戶個人信息,造成客戶權益受到損害的,有關部門要加大懲罰力度??煽紤]實行懲罰性賠償金制度,明確精神損害賠償范圍,以此增加泄露個人信息的企業違法侵權成本。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對侵犯個人隱私、造成的危害達到一定標準的網購企業逐出電子商務領域,實行市場禁入。建立黑名單制度,把侵害用戶個人隱私的快遞、電商企業、網絡賣家等列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