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年來,為有效遏制電信詐騙的高發態勢,北京市公安局內保局通過全市銀行的顯示屏滾動提示語、叫號插播語音提示、ATM增加提示界面、匯款詳情詢問等6個“規定動作”對攔截電信詐騙進行宣傳。
為實現防范中的“延遲匯款”,2011年,北京內保局創新推出了《北京市公安局防范電信詐騙安全提示單》制度。該制度請客戶在銀行柜臺辦理匯款業務前先行填寫《提示單》,經客戶確認安全并簽字后,再辦理匯款業務。提示單列舉了當前常見的10余種詐騙手法,要求匯款群眾逐項勾選并填報用途,不僅讓匯款群眾在填報過程中進行了“自醒”,另一方面也為銀行員工開展勸阻工作提供了時間和依據。
此外,內保局還在全市66家銀行推行了駐警工作機制,由民警24小時值守,如遇電信詐騙,民警可第一時間處置。3年來,銀行駐警及時堵截電信詐騙案件30余起。
■警方提示
警方通過近幾年電信詐騙案分析發現,每年2至3月,電信詐騙案進入高發期。“情人節”、五一、十一、“雙11”、“雙12”等節假日和特殊日,接報電信詐騙案件相對集中。此外,電信類詐騙案作案手段主要為電話詐騙、網絡詐騙、短信詐騙三大類。從發案數量看,以網絡類詐騙最為高發,此類作案手段比較常見的有網購機票、網絡炒股、網絡貸款、盜刷支付寶等。
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網絡購物后,應主動與商家取得聯系,不要輕易相信找上門來的客服或者商家售后人員。遇到莫名電話或者短信,第一時間應當考慮報警或者咨詢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