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年來,暴力分揀、倒賣無著快件、違法泄露用戶信息等不規范行為成了快遞行業的負面代名詞。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是目前快遞行業的熱點問題,違法泄露用戶信息已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此前,多家快遞公司的大量快遞單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嚴重危害了用戶的安全和侵害了用戶的隱私。
近日,國家郵政局在2014年第4次局長辦公會上,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快件管理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其中明確指出,寄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違法泄露用戶信息,將承擔法律責任。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國家郵政局頒布的這兩項規定對快遞行業日后的發展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為規范快遞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
規范行業發展
《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設計了比較完整的寄遞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框架體系,明確界定了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包括寄件、收件人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單位名稱、寄遞單號、時間、物品明細等;又用六章53條內容規范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并對寄遞企業信息安全防護提出了信息系統的基礎性要求。
多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一直都是依法經營快遞業務,以后也會繼續遵照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
不過,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對于快遞從業人員倒賣用戶信息的“順手生意”,目前在快遞行業內是無法杜絕的“痛點”,快遞企業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杜絕這一行業惡疾。
《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明確了經營各方對寄遞用戶信息安全責任的劃分,明確快遞企業應當在加盟協議中設立寄遞用戶信息安全保障條款,明確被加盟人與加盟人的安全責任關系。對于加盟人出現的信息安全事故,被加盟人應承擔相應的安全管理責任。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公司負責人透露,此前快遞公司與下面的各大加盟商在合作的時候,簽訂過一些針對個人用戶信息安全保護、快遞配送等方面的協議,“是一個總體的大協議,并沒有那么細化。”
多家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正式下發以后,將遵循國家法律法規辦事,與加盟商之間規范好寄遞用戶信息安全保障條款。
另外,《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快件管理規定》明確了無法投遞、無法退回快件的法定情形,規范了無著快件的法律內涵,對企業進行無著快件管理提出了基礎義務,對無著快件的處理提出詳細的監督管理辦法。
違法泄露將承擔法律責任
徐勇認為,此前出現的用戶信息泄露事件,除了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處罰力度較輕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2年12月31日頒布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對于違背這一情況的,按照《郵政法》第七十六條規定處理,即郵政企業、快遞企業違法提供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者快遞服務的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郵政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遞企業,郵政管理部門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從業人員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而《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明確指出,寄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因泄露寄遞用戶信息對用戶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屬于從業人員違法泄露寄遞用戶信息造成損失的,寄遞企業應當依法進行賠償,并向從業人員追責。寄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違法提供寄遞用戶信息,尚未構成犯罪的,依照《郵政法》第七十六條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對比之下,《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對情節嚴重的違法泄露用戶信息的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
徐勇認為,《寄遞服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有利于規范快遞行業的發展,但并不能完全杜絕用戶信息泄露,“快遞企業渠道并不是用戶信息泄露的唯一渠道,電商賣家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來源?!毙煊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