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記者了解到,本案中負責組裝“偽基站”的供貨商在廣東深圳,各地中間商購買成品后,再通過網絡分銷至本地“下線”。犯罪嫌疑人楊某坦言,兩三個人在家里就能組成一個“偽基站”地下作坊,只要具有基本電路知識就能組裝一套設備,買也是在網上,賣也是在網上,做起來很容易。
辦案民警表示,涉及地域廣、參與人數多、犯罪門檻低,虛擬的網絡空間更增添了交易的“安全性”,這給“偽基站”案件的偵辦帶來了相當難度。如果僅憑公安一家之力,打擊效果就像“隔墻扔磚頭,砸到誰是誰”,難以根本解決問題。
相關鏈接
記者日前從公安部獲悉,已持續2個月的打擊整治“偽基站”專項行動近日取得重大進展,16起公安部督辦重大專案全部告破。在本輪打擊行動中,各地共破獲“偽基站”犯罪案件227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50余名,搗毀“偽基站”生產“窩點”8個,繳獲“偽基站”設備226套。
只需一根天線、一臺電腦和一套軟件,就能讓手機頃刻間變成“僵尸”任人擺布。據有關部門統計,2013年中國手機用戶收到的垃圾短信超過2000億條,而不法分子每年通過“偽基站”發送詐騙、賭博、推銷等信息就有近千億條。
日均進賬千元,暴力驅動黑色產業鏈蔓延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中國內地移動電話用戶已達12.35億。在龐大的市場刺激下,“偽基站”的生產方、銷售方、使用方相互勾結,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地下黑色產業鏈條。
在本輪專項打擊行動中,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破獲了一個非法組裝、銷售“偽基站”設備并利用“偽基站”設備非法發送廣告短信的犯罪團伙。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常某、楊某多次從上海、天津、河北購買“偽基站”配件,在南京組裝并高價銷售,同時對外租賃設備開展代發短信業務。
據了解,用“偽基站”發短信的“行情”是每百元1萬條左右,按1小時發送1.2萬條短信計算,一個“偽基站”持有者每天保守估計就能有上千元進賬。曾多次參與“偽基站”案件偵辦的上海長寧公安分局民警趙屹銘表示,一套基站設備的成本在1.4萬元至2.2萬元之間,但是做一單生意就能回本,在暴利驅動下,不法分子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