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考研學生收到“賣答案”短信
2013年,參加研究生考試、會計師考試的一些考生的手機上,陸續收到“賣考前答案”的短信。有的短信直呼考生名字,顯示出對方有特殊的獲取信息能力。這些賣答案者聲稱,通過內部人士已經獲得了試卷,并且找槍手作出了答案??忌绻胍鸢福鸵ㄟ^QQ聯系。
有些想作弊的考生添加QQ后被進一步告知每門考試科目收費千元左右,并且需要在考前將錢款匯到指定賬號。有的考生匯款后,收到了“試卷和答案”,但參加考試后才發現是假的。
經公安機關偵查,抓獲了賣假答案進行詐騙的5人團伙。5名被告人4男1女,均為湖南人。其中,被告人陳某峰被認定為主犯。
數萬考生信息泄露,騙子騙得17萬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期間,被告人陳某峰糾集陳某華、陳某平、陳某伍、賀某某在花都區新華街某出租房內,通過教育培訓機構等,以0.2元一條的價格,買到了六七萬名考生的信息。隨后,該團伙通過分工,以QQ、電話聯系被害人,謊稱可以提供研究生、會計師、建造師等考試的試題和答案的方式,以700元―1500元/科不等的價格騙取被害人財物,累計詐騙金額達17萬元。其中,被告人陳某峰負責組織分工管理,被告人陳某平、陳某華、賀某某負責通過QQ與被害人聯系,被告人陳某伍負責提取贓款。
經查,上百名考生曾與該團伙聯系,有數十名考生匯款上當受騙。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峰、陳某平、陳某華、賀某某、陳某伍無視國家法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伙通過互聯網詐騙公民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5名被告人兩年零三個月至四年零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5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罰金。
加強教育培訓機構
對個人信息監管
■法官說法
宣判后,審理此案的法官對該案進行分析認為,該案顯現出一些考生存有浮躁僥幸的心態??忌鼻邢氆@得更多的證書,不去努力學習,卻想通過作弊手段走捷徑,結果落入騙子陷阱。此外,培訓機構市場監管機制缺乏。除了出賣考生個人信息外,有些培訓機構聲稱授課老師就是出題人或者能獲得考試試題,對考生形成錯誤的引導。法官同時表示,有的考生信息泄露途徑蹊蹺,應當加大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