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1994年的4月20日,中國國家計算與網絡設施NCFC工程連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標志著中國正式全功能聯入了國際互聯網。
經過20年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擁有超過6億網民,手機網民規模和即時通信網民規模超過5億,擁有400萬家網站,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0萬億元。
本次論壇上,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首先在主題發言《互聯網創新歷程及啟示》中回溯了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歷程,他指出,“互聯網時代創新應是用戶至上體驗為王,簡約取勝快速迭代,開放平臺營造生態。”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近期在ICANN倫敦會議上也表示,互聯網應該造福全人類,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而不是危害。
在論壇上,專家認為,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
首先,我國所擁有的專利數量上升迅速但質量還有所欠缺;其次,互聯網過度媒體化、過度娛樂化的傾向還在延續,網絡盜版侵權、網絡色情、木馬病毒、用戶隱私泄露等互聯網“頑疾”還在不斷惡化蔓延;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這些問題在移動互聯網上也逐漸被復制。
專家表示,雖然我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網絡大國”,但離真正的“網絡強國”還有較大差距。
不過,專家們對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未來仍然充滿信息,一致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個20年將是創新的黃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