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為近千家公司或個人暗地開展見不得光的“調查”,不惜采用非法購買、跟蹤、偷拍等手段,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數百條,再炮制出所謂“調查報告”以高價賣給委托客戶,并借此獲利數千萬元—這是非法調查公司創辦人漢弗萊(全名Peter William Humphrey,英國籍)在10年間交出的職業“答卷”,或者說,是欠下的債。
“我很后悔觸犯了中國的相關法律,對于給中國政府和其他人造成的傷害,我很抱歉?!?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看守所內,曾經的“調查公司”老板漢弗萊面對記者,用中英文雙語鄭重致歉。
為堅決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持續不斷地組織開展集中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2013年7月,漢弗萊及其妻子虞英曾(女,美國籍)因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被批準逮捕。2014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將此案移送上海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審查起訴。
這是在我國提起公訴的首起外國人在華注冊公司開展非法調查案件。那么,這家所謂的公司究竟如何為委托客戶提供服務?其中涉及哪些不為人知的違法內容?為什么該案嫌疑人漢弗萊頻頻感嘆自己受了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中國的蒙蔽?本報記者走訪辦案民警及嫌疑人漢弗萊、虞英曾夫婦,為您一一揭秘。
無孔不入
—非法獲取數百條公民個人信息并牟利,涉及16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重大轉移,跨國公司將他們的供應基地轉向亞洲,以及更多的轉向中國。當全球采購越來越集中在這一地區時,風險與挑戰、回報與盈利并存,有時風險甚至超過回報。"中慧"(Chinawhys)在這里幫助你躲避雷區?!?
2003年底,漢弗萊夫婦在香港注冊的“中慧”公司網頁上曾寫著這樣的廣告詞。公司對外宣稱主要負責開展商務咨詢調查業務,但據記者向上海警方核實發現,該公司實際上并無實體辦公場所,也未聘用工作人員,是一個“空殼公司”。
2004年,兩人又在上海注冊了攝連咨詢有限公司,并先后招聘了十余名員工開展公司業務。
“漢弗萊夫婦涉嫌以開設咨詢公司為掩護,私自開展違法獲取個人信息活動?!睋虾>浇榻B,2003年以來,漢弗萊夫婦已經接了至少700個項目委托,公司賬面上的收入超過1000萬元。
“漢弗萊是個非常周密的人,他的公司在香港、上海開立了很多銀行賬戶,即使主要在上海開展業務,他最常用的名片上也還是會強調"香港"要素,并且利用設在香港的匯豐銀行賬戶采用美金結算?!鞭k案民警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委托漢弗萊公司進行調查的客戶主要是在華大型跨國公司,包括制造業企業、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及其他機構。而他們要求調查的對象則涉及到包括中國、德國、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在內的16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客戶委托我們調查的對象,我們不僅要調查其自身的背景信息,也注重調查他們的"關系網"?!睗h弗萊坦言,在他所承接的項目中,涉嫌以非法手段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的約占公司接單的30%。
手法多樣
—“明碼標價”非法購買公民隱私信息,或以跟蹤、偷拍、冒充、潛入等手段獲得信息
在漢弗萊為委托客戶所提供的“調查報告”中,毫不掩飾地提供了被調查者的戶籍信息、通話記錄、房產資料、工商納稅記錄以及出入境資料等個人信息。
漢弗萊承認,這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個人信息是通過購買而來。
“我們承接的項目中常常需要做一些背景調查,其中有的部分需要找當地的咨詢公司去搜集。對于當地咨詢公司提供的信息,我們是按照人頭付費,單個人的信息大約700至800元,但有時候他們會一次提供兩三個人的信息,那就要支付2000元左右?!睗h弗萊說。
雖然看似價格不菲,但當這些個人信息匯入到漢弗萊手中并在此基礎上生成報告后,客戶為此支付的價格將比漢弗萊支付的成本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據警方統計,2003年至今,漢弗萊公司承接的這類調查業務每宗收入可達幾萬元至幾十萬元,最大的單筆收入高達50萬元。
然而,在被記者追問他購買個人信息的這些“上家”是否合法時,漢弗萊停頓了一下,隨即表示,“我無法保證他們都是通過合法渠道獲得這些個人信息?!?
事實上,個人信息并不總能順利從“上家”那里買到。查通話記錄、查銀行賬號、查用戶電子郵箱中的私人信件,為了摸清被調查對象的生活作息規律,在公共場所跟蹤、偷拍、冒充、潛入等手法都被使用。雖然風險巨大,但驚人的利益回報卻驅使調查者甘愿冒險。
明知故犯
—得知“上家”出事后仍想購買個人信息,卻辯稱4年時間里不知中國法律更新
2013年年初,漢弗萊非常焦慮。因為他發現,曾與自己“合作”時間長達6年的個人信息賣家劉某“不見了”,他們的合作被迫中斷。
6年前,漢弗萊在一個派對上結識某“咨詢公司”老板劉某。很快,他們展開了合作。
“如果有需要,我會先給他們打個電話,他們會提供建議,并且提供我所需要的個人信息?!睗h弗萊曾向警方抱怨,他購買個人信息的另一個“上家”蔡某漲價厲害,幾乎超出了他的相關預算。而因為劉某的價格相對合理,所以他們的合作關系延續多年。
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集中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中,劉某因涉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警方依法訊問,并接受了相應處罰。
“劉某出來以后,我們仍然保持聯系,我也在考慮有什么合法的事情是我們可以繼續合作的?!睗h弗萊說。關于他曾經消失的原因,漢弗萊非常清楚。當他想繼續兩人之間的合作時,劉某婉拒了。
“我們并不知道中國政府2009年已經出臺了新的法律,將獲取公民信息視為違法行為。在劉某被抓之前,我們毫不知情?!睗h弗萊說。
2009年2月28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中明確規定,自然人或單位竊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達到情節嚴重程度的,是應予以刑事處罰的犯罪行為。2009年10月16日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四)》將此類犯罪行為的罪名確定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觸犯此罪名,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漢弗萊所說的“新的法律”,即指上述補充法條。
自相矛盾的是,僅僅在劉某婉拒合作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漢弗萊又物色了一家新的咨詢公司,以繼續展開此前與劉某進行過的類似合作。在以非法手段獲得公民個人信息的錯誤道路上,劉某被抓的事件似乎并未影響漢弗萊把調查業務做大的野心。
“漢弗萊、虞英曾對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性都是明知的。”據辦理此案的檢察官介紹,2013年之前,二人向北京的劉某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其后劉某因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被北京警方立案偵查。“二人在知曉此事的情況下,轉而向上海的蔡某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痹摍z察官告訴記者。
“我們不了解中國法律的改變,這是我們最大的問題。”與漢弗萊一樣,他的妻子、事業伙伴虞英曾也一度堅稱這一觀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中國政府已經出臺相關法律,至2013年他們的“上家”劉某被抓,再到他們夫婦二人被警方控制,其間已經過去了整整4年時間。有證據顯示,在這4年中,漢弗萊夫婦仍以每年約100個左右的調查訂單牟利。
恍然大悟
—“如果早看到這些舉報信,我不會接受葛蘭素史克中國的委托,他們欺騙了我”
“我想詳細告訴你們關于葛蘭素史克這單業務的前前后后。他們欺騙了我?!鄙泶╅冱S色背心的漢弗萊此時情緒有些激動,他喝了一口水。
“2013年4月,經一家投資公司介紹,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英文簡稱GSKCI)的高層管理人員找到我,希望我的公司為他們提供幫助。會面時,GSKCI前業務總經理馬克銳(Mark Reilly)以及GSKCI前法務部總監趙虹燕告訴我,幾個月來,有些人不斷寫匿名信給中國政府機構,指控公司內部存在嚴重的商業賄賂行為,他們希望我確定誰是這些匿名舉報者,并且調查他或她的背景、社交及家庭情況等信息?!?
漢弗萊說,GSKCI只是他的700多位雇主之一,并無特別之處。在這次會面中,按照慣例,他認真聽取了對方的要求,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告訴他們,我需要看到這些匿名舉報信,因為我必須分析這些信件?!钡?這個要求被當場回絕了?!榜R克銳告訴我,匿名信里的事都是子虛烏有,是"對公司的一種污蔑"。他們拒絕提供關于匿名信的更多細節,只讓我抓緊調查?!睗h弗萊說。
在這次碰面中,GSKCI同意為這單生意支付22萬元人民幣,以及至多3.3萬元人民幣的差旅雜費。更重要的是,漢弗萊當時得到了保證—GSKCI方面明確稱已對內部舉報者的指控進行了調查,并發現它們“不屬實”。
于是,漢弗萊以“蝎子計劃”為代號展開了為期近兩個月的調查。這也是漢弗萊的一個習慣,每展開一個調查,漢弗萊都會隨機起一個代號,如“鵝計劃”、“馬勒計劃”、“黑刺李計劃”等。
隨后,漢弗萊向GSKCI提交了一份長達35頁的“蝎子計劃”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漢弗萊指出:“GSKCI應當警惕可能存在的經營漏洞,公司可能因此易于受到攻擊”,并補充稱,這類漏洞包括“公司雇員或者商業伙伴的違法違規行為”。
換句話說,漢弗萊認為,給這家藥業巨頭帶來最大風險的并非內部舉報者,而是公司內部本身存在的經營漏洞。
然而,令漢弗萊憤怒的是,在他千辛萬苦完成了調查后,GSKCI才將內部舉報信的細節透露給他,而他看完信后的第一反應是“震驚”(shocked)。
“這些舉報信中,有的篇幅很長,它們更像是完整的調查報告,內容非常詳實,寫作者英文功底很好,行文流暢,很可能并非一個人所為。”更要命的是,根據多年調查記者和十幾年調查服務的經驗,漢弗萊仔細分析了信件中的內容,發現舉報者對于GSKCI商業賄賂行為的指控“肯定不是空穴來風”,而GSKCI對所謂舉報者的懷疑也是毫無根據的。
記者注意到,在此前接受英國幾家主流媒體的采訪時,漢弗萊亦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內部舉報者對GSKCI的指控看上去是“有根有據”的。
“我當時就意識到我們被騙了。GSKCI利用了我們?!睗h弗萊隨即聯系GSKCI,表示自己不能再為其提供任何服務。
更令漢弗萊感到震驚并憤怒的是,在GSKCI第一次找到他洽談調查業務之前,警方已經對GSKCI涉嫌嚴重商業賄賂的行為展開調查,而馬克銳等高管卻對如此重要的信息只字未提。
“如果我知道警方早已開始調查GSKCI,我絕不可能接受這個業務。”漢弗萊說。
不過,漢弗萊也向警方承認,在調查GSKCI內部舉報者的過程中,他動用了當地的咨詢公司,以非法手段獲得了關于那些所謂的內部舉報人的相關個人信息。
雙語致歉
—看守所里與兒子通信互相鼓勵,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在中國沒有“灰色地帶”
“37年和中國、東歐打交道的經驗,20年路透社亞洲、東歐、巴爾干半島記者經歷,過去14年致力于跨國公司的白領犯罪防控、欺詐調查和危機處理。”漢弗萊曾在公司網頁上這樣介紹自己。這位曾經優秀的調查記者,卻因為涉嫌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開始了等待法律審判的艱難歲月。
“看守所里的工作人員對我很親切,他們很關心我。這里的醫護人員對我也很好。”漢弗萊告訴記者,律師和使領館工作人員也常來看守所探望他,“兩周前我剛剛見過我的律師”。
最令他愉快的事情是與兒子通信。作為一名父親,剛剛高中畢業的兒子始終是漢弗萊心頭的牽掛?!八莻€很善于寫信的小伙子,最近他來信告訴我,他正在實習。我在信中鼓勵了他。”令漢弗萊欣慰的是,兒子也常在信中鼓勵自己。
如果不是因為在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漢弗萊本應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我很后悔觸犯了中國的相關法律,這不是出于我的本意,對于給中國政府和其他人造成的傷害,我很抱歉。”面對記者,漢弗萊用中英文雙語鄭重致歉。
“以前我們以為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是"灰色地帶",現在我們知道,這是錯誤的?!庇萦⒃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