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法分子利用手機木馬病毒行騙讓人防不勝防。廣東省深圳市市民韓先生就因為手機收到中獎短信,按照提示下載了軟件,結果手機中了病毒,綁定的銀行賬戶被盜刷1.2萬余元。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公安機關加大對新型網絡詐騙犯罪線索的挖掘與偵辦力度,破獲一起利用手機木馬軟件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一名嫌疑人,繳獲作案工具一批。
“中獎短信”暗藏陷阱
7月7日10時許,寶安區寶民派出所接到市民韓先生報警稱,因為手機收到中獎短信,銀行卡被人通過網銀盜用消費了1.2萬余元。
經了解,韓先生的手機于7月6日收到了一條顯示號碼為“10086”發來的短信,內容稱,“尊敬的用戶:您的手機話費積分已滿兌換219.2元現金禮包。請用手機登陸http://ocu-10086.pw/,根據提示安裝激活領取”,短信落款還標注為“中國移動”。
韓先生信以為真,便在手機上點擊了短信中的網址鏈接,并按提示填寫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碼等個人信息,隨后在該網頁上下載了一款“積分兌換客戶端激活”的應用軟件并安裝。
直到7月7日上午,韓先生兌換的禮包仍未到賬,狐疑下他登錄自己開通網銀的銀行賬戶查詢,赫然發現銀行賬戶上1.2萬余元存款不翼而飛。經過詳細查詢,發現這筆款項被人通過網銀進行了17筆交易消費了。
詐騙短信撒網“釣魚”
案情上報后,寶安區網警大隊聯合寶民派出所展開偵查。
民警梳理了近期重點詐騙警情,發現全區接報多起類似案件,受害人均是在收到“10086”號碼發送的“積分兌換現金”短信后,按提示安裝了客戶端激活程序,并填寫了個人相關資料,事后發現銀行卡內資金被人通過網銀進行消費。經過查詢,“中國移動”等電信公司并未開展相關活動。
經檢測,民警發現韓先生手機上下載的軟件含有“木馬”病毒,結合前不久破獲的一宗利用手機木馬詐騙案件進行分析,辦案人員初步判斷犯罪嫌疑人是利用偽基站冒充電信公司號碼,廣泛群發含有“釣魚”網站鏈接的“中獎短信”,一旦受害人上當受騙點擊鏈接,網站就會引導受害人填寫個人資料,并下載含有“木馬病毒”的軟件,進而盜取用戶銀行卡賬戶資料實施詐騙案件。
經過連續幾天的調查,民警根據嫌疑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初步確定嫌疑人在深圳市坪山新區葵涌一帶活動。
自學編程開發木馬
為盡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7月11日下午,民警驅車趕往坪山新區葵涌對嫌疑人進行排查。在做了大量走訪核實工作后,成功鎖定嫌疑人住址,隨后在葵涌街道葵民路一出租屋將嫌疑人黃某抓獲,當場在其租房內繳獲作案電話卡10余張,作案電腦、手機各1臺。隨后,嫌疑人黃某被帶回派出所調查。
面對民警審訊,23歲的嫌疑人黃某開始極不配合,其自恃計算機技術高明,認為辦案民警不懂網絡編程及數據庫操作,對民警問話假裝一問三不知。民警在核查其身份信息時,發現黃某之前就有利用釣魚網站詐騙被浙江警方取保候審的記錄,對公安機關的辦案程序比較了解。
精通計算機技術的民警與黃某談論了一番網站管理、數據庫操作、安卓程序編程等,并對繳獲的黃某個人電腦進行了詳細數據勘查,黃某發現自己栽到了“行家里手”的手上,最終交代了作案過程。
犯罪嫌疑人黃某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自學網絡編程技術,自己開發手機木馬病毒程序,偽裝成電信公司積分兌換激活客戶端,然后聯系偽基站冒用電信公司客服號碼廣泛發送詐騙信息,一步步誘騙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及銀行資料,利用受害人下載到手機上的木馬軟件攔截驗證碼短信大肆盜刷銀行卡。
目前,黃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核實及深挖工作正在進行中。
智商型犯罪須謹慎
辦案民警向記者介紹,這類案件的作案手法比較新穎,屬于智商型犯罪,嫌疑人有著較高的計算機水平,往往利用普通市民貪圖免費上網、積分換錢的心理,誘使上當受騙者主動透露個人資料及銀行信息,引導下載木馬軟件。這兩點是嫌疑人得以成功實施作案的必要條件。
針對這類案件,寶安區警方在加大對偽基站等不法活動打擊力度的同時,也提供了幾點防范建議:
在用智能手機上網時,要謹慎接入來歷不明的無線網絡,最關鍵的是,對非官方手機軟件要謹慎下載使用;
不輕易向他人或向不明網站泄露個人身份信息及銀行卡資料。面對一時難以分辨真假的中獎及積分兌換活動信息,應事先向運營商確認活動的真實性;
在手機上安裝官方版本的殺毒軟件,不僅可以攔截各類詐騙短信、識別偽基站發來的信息,發現病毒軟件時還能示警,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