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年來,微信中經常出現“集贊送禮”、“點贊送禮”、“集贊有獎”等廣告語,成為商家營銷宣傳的新興方式。有的商家能按照承諾兌現禮品,有的卻以“商品已發完”、“預約已滿”等借口不兌現承諾、變相隨意更改服務、隨意刪除廣告內容,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德州市消保委發出了消費警示,微信“點贊”沒那么簡單,微營銷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據悉,不少商家以“點贊送禮”活動宣傳企業及其產品,以擴大其知名度,是一種營銷形式和方法,消費者按照活動內容達到了商家的要求后,雙方就已經達成了民事合同。如果商家無故變更,那就有違約和涉嫌欺詐的行為,就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和法律責任。
此外,消費者的知情權也應予保障。消保委負責人表示,作為微信集贊交易平臺,它并不能對商品信息進行充分的披露和展示,朋友圈中的商品或服務推廣信息,一般不會顯示銷售額、商品的價格,缺少購買者信用評價和對貨物質量的評價,甚至不會列出商品的尺碼、顏色、月銷售量、評分、商品詳情、成交記錄等。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無法通過微信平臺提供的信息充分了解商品和服務,其知情權便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此外,德州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參加集贊活動時不能太貪圖小利,要特別小心詐騙和違法犯罪陷阱,手機儲存的個人信息、銀行賬號、電話費將可能會被竊取。同時,集贊前最好對商家進行了解,比較大而有名的企業信譽較高。在集滿贊后,要通過轉存、收藏、截圖等形式保存好證據,若發生問題可第一時間投訴,有關部門可據此快速認證,追討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