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從支付行為要素的視角來看,貨幣資金形態、支付指令形態、信息傳輸和網絡交易的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帶來了新的風險。此外,根源于市場、具有較強自生性特點的網絡支付業務規則也影響著網絡支付的安全與效率。首先,貨幣資金形態發展變化帶來的風險,包括賬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而導致的整體環境惡化風險,沉淀資金管理所帶來的清算效率影響,及虛擬貨幣發行影響貨幣政策的風險。其次,支付指令形態發展變化帶來的風險,主要有網絡支付機構間支付指令生成機制通用化程度低帶來的網絡支付效率的影響,支付指令生成機制的安全漏洞風險,以及銀行卡自身安全帶來的網絡支付風險。再次,信息傳輸安全風險與源自網絡渠道的外部欺詐風險,構成了支付指令傳輸渠道發展變化中的主要風險。最后,網絡支付業務規則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給網絡支付安全和用戶體驗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從支付行為參與主體的視角來看,網絡支付風險的防范和治理需要參與各方在安全與效率目標中進行取舍、博弈與平衡。其中:網絡支付機構最為關注的是操作風險,同時需要重點考慮數據信息安全管理風險和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而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重要性就相對較低;政府監管機構的關注重點在于合規風險、系統性風險的管控和良好的外部環境營造,特別是覆蓋到位的有效監管等方面;而網絡支付用戶的關注重點則是交易、信息與賬戶資金的安全,網絡支付參與各方權利、義務的明確與強化,社會信用環境的改善以及網絡支付服務的創新與效率的提升等。
通過上述兩個視角的觀察與分析,結合當前影響中國網絡支付安全的四類典型風險事件,對中國網絡支付安全的總體判斷是:中國網絡支付安全風險可控,總體平穩,趨勢向好;但仍面臨諸多潛在風險,需進一步重視、規范和提前籌劃。
在網絡支付機構內部治理方面,目前我國大部分網絡支付機構大多亟需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以及應對公眾監督等方面參考成熟經驗,并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架構。首先在內部環境即公司治理結構上,網絡支付機構作為公司制法人,其公司治理應當符合一般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而且還應設置專門的內控機構和安全管理部門。政府監督、行業自律以及輿論監督等外部環境,對網絡支付機構風險管理的環境具有重要影響。其次,網絡支付機構應建立準金融級別的內部控制架構。主要包括以下部門:獨立的資金管理部、風險管理部、合規與法律部、內部審計部、系統安全部以及公關與用戶服務部等。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主要通過基于前中后臺的“四道防線”協同運作來保障網絡支付的信息安全、交易安全和數據安全。最后,為了保護用戶在網絡支付過程中的資金安全、信息安全,網絡支付機構需要研究和運用各種安全技術,以應對網絡支付的各類具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