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所謂垃圾短信是指沒有經過接受者同意的,其內容具有違法性或者具有廣告性的侵害接受者合法權益的短信息。短信廣告發送過程中能夠起到實質性作用的有兩部分主體,一是短信的直接發送者,二是提供發送服務的企業。
短信廣告發送方責任追究
侵犯人身。一般來說,未經接收者同意發布廣告短信不構成侵權。但是在被告知并遭拒絕后,仍然發送就構成侵權。手機用戶可以要求信息提供商停止侵權行為。生活安寧權是公民隱私權的一個內容。因侵犯他人隱私權而承擔責任的基本方式是精神損害賠償。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顒拥奶?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罰款。
詐騙財產。利用虛假宣傳誘騙用戶消費是垃圾短信廣告的慣用伎倆。如通過短信給手機用戶發送一些虛假的信息。有些短信廣告涉及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部門明令禁止的內容,如解析姓名、測姻緣等封建迷信內容,誘騙用戶參與從而收取信息費。在此種情況下,用戶雖是自愿參與,但是發布者仍然有欺詐性。
移動通信運營商責任追究
違約行為。不論手機短信息通過什么方式發送,都要經過移動電信運營商的短信網關。電信運營商既然提供短信服務,理應承擔所發信息包括廣告的審查之責。而且這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顯然,運營商提供的垃圾短信廣告不是手機用戶想得到的,并且該垃圾短信廣告還給手機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這違背了雙方達成的合同,從這個角度講,運營商實際上在合同履行上構成了不當履行,屬于違約行為。
欺詐消費。如電信運營商通過向用戶發短信來推銷業務。有的業務是免費試用幾個月,幾個月之后用戶如果不發送指令取消即收取費用。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了業務,運營商要承擔返還已收取的費用及其他損失的責任。
共同侵權。有消費者在手機入網后不斷收到帶有色情內容的廣告信息。這種情況完全可以認定為運營商侵權。因為運營商目前的平臺可以對短信中的敏感詞匯進行過濾,如果有證據證明短信運營商泄露了用戶信息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行政機關責任追究
監管不力。大量的垃圾短信侵權案件的出現說明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還不夠。不排除在有些嚴重侵權案件中,相關監管部門、監管人員因嚴重失職而被追究相應責任包括侵權責任的可能。
共同侵權。行政機關在必要時可以與運營商合作,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向用戶發送重要消息。如衛生部門發布關于禽流感的預警信息,氣象部門發布氣象信息。這屬于公益性質的通知,一般不會造成侵權。但是這不意味著行政機關沒有與第三方共同侵權的可能,在有些地方的行政機關組織的社會考試中,有些考生就收到了考試培訓班廣告,且培訓班與行政機關有關。行政機關存在把考生的資料(包括手機號碼)泄露給第三方以謀取利益的嫌疑,這是對考生隱私權的侵犯。在這種情況下,行政機關和短信廣告發布者共同造成了侵權行為,因此要承擔共同侵權的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