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網友舉報、監管部門查處、應用下架,這一套流程可說是APP監管的標準流程,但事實上,由于網民的安全意識欠佳,那些不良應用的監督工作更多依靠行業機構。
一組鮮為人知的數字顯示,今年4月至9月,半年時間內,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以下簡稱“12321舉報中心)共下架處置內容不良類APP應用超6000款。從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12321舉報中心已處理近35000個應用,涉及65337個鏈接。應用商店處理率為100%。
據光芒網了解,12321舉報中心為工信部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設立的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機構。2012年底,發起的“安全百店行動”,迄今為止,共吸納106家應用商店(應用下載市場份額超過90%)、9家網絡安全檢測企業參與。
不斷有不良的應用被加入到12321制定的黑名單之中。而這個黑名單中的應用可以被多家應用商店同時看到,這也意味著,很多不良應用在到達用戶之前,就被監督機構看到并“消滅”了。
毋庸置疑,多種多樣的APP便利了用戶的吃穿住行,但也帶來眾多潛在的安全隱患。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隨著眾多不良應用被下架,一場APP清理風暴已經到來。
APP公眾監督機制取得良好成效
最新數據顯示,在各類侵犯用戶安全的APP之中,隱私竊取類和惡意扣費類兩者之和占比超過50%,其中隱私竊取類應用更是超過了惡意扣費類應用,占據了榜首。這意味著大量網友在不知不覺中就丟掉了個人的隱私信息,其中可能包括手機號碼、地理位置、通訊錄等個人敏感信息,而最可怕的是,你完全無法知道背后的那雙“黑手”會怎樣利用這些信息。
有專家分析,在技術層面上,通過用戶手機上顯示的地理位置對用戶進行跟蹤,是完全可行的。也就是說,假如有不法分子想要搶劫,那么他可以根據獲取到的個人地理位置信息,對犯罪的時間、地點進行精確的設計,成功搶劫目標并且避免被發現。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甚至有很多用戶也知道這一點,但是并沒有重視起來。那么APP的監管除了依靠開發者的自覺,更多的還需要建立一套機制,讓APP在整個流程中被及早發現和剔除。
中國互聯網協會開展的 “安全百店”行動,通過網民、應用商店、互聯網安全廠商與12321舉報中心的聯動,加大對上架后APP監督處置力度,及時鏟除那些“漏網之魚”的不良應用。
據了解,目前12321舉報中心已經與小米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騰訊應用寶、百度應用UC應用市場、91助手、應用匯、安智市場等百家應用商店達成系統聯動。用戶可以點擊應用商店中的“一鍵舉報”按鈕,不良APP將直接舉報至12321舉報中心,被舉報的不良應用再通過多家網絡安全機構及12321舉報中心綜合檢測評估與審核,將確認后的不良APP 及時反饋給應用商店作下架處置。期間,12321舉報中心還將對應用商店下架情況作抽查,以評估應用商店處理成效。據統計,目前各應用商店積極配合,4小時內響應并處理完畢反饋,不良應用下架處置率達100%。
為了方便網友舉報,12321舉報中心基于安卓系統開發了一款應用---12321舉報助手。其主要功能包括批量舉報、自動羅列用戶已安裝的App,實現一鍵舉報不良應用;舉報后用戶還可以查詢處理結果。
防止不法分子披上開發者外衣
隨著APP的爆炸式增長,大量開發者涌現,APP開發成為創業的熱點,優質開發者更成為互聯網平臺公司的招攬對象。不過整個行業“魚龍混雜”,有部分開發者實際上是披著開發者外衣的“狼”,并不是依靠應用本身來盈利,而是依靠植入病毒木馬等不法手段,竊取流量,或者用戶的銀行賬號等信息,來獲得非法收入。
為了避免這樣的“開發者”渾水摸魚,12321加大了對應用提供者的身份審核力度,建立了APP身份核驗機制。
這套機制面向應用提供者(包括應用開發者和應用運營方)。12321舉報中心可以將應用上架前的審核集中進行,在審核完畢后,將身份核驗結果共享給各家應用商店,幫助他們提升審核工作效率,同時幫助應用提供者減少了向各家重復提交應用審核的材料所花費的時間。此外,這項工作的積累,將逐漸形成一種監督機制,篩除不良應用開發者。
對于那些“知錯能改”的開發者,12321還提供了APP上架申訴,部分已下架的應用提供者通過自身整改后,取得恢復上架的機會。12321舉報中心召集相關應商店、主管部門領導及業界專家,約談應用提供者,并給出評定意見。
為了提升網民的安全意識,12321正在參與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普及APP相關知識,告訴網友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并幫助他們去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光芒網提醒用戶,應加強防范,通過優質平臺下載APP;安裝查殺軟件;更好地管理APP權限,阻止應用程序收集隱私和通過各種途徑將其上傳等。同時,發現不良APP勇于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