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市場調查機構尼爾森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用戶目前每天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安裝的App數量也越來越多。2011年,每個用戶每月平均使用手機應用的時間為18小時18分鐘,而目前,這一時長增加到了30小時15分鐘。從蘋果公司的IOS平臺、安卓平臺,到微軟平臺,智能手機用戶面對各種“市場”、“商店”,有種類繁多、不計其數的App可供下載使用。
伴隨著App這個超級“蛋糕”快速膨脹,各種不規范的現象也正野蠻生長——色情暴力信息肆意傳播、用戶個人信息被輕松竊取、惡意病毒隨機植入、知識產權被隨意侵權……用戶在享受著各種App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成為種種APP亂象的受害者。
業內人士表示,App市場之所以混亂至此,與相關的審核機制不健全有很大關系。目前,我國移動端的App從產品開發到上架下載,幾乎找不到相應的監管部門,只有一些第三方的商店、平臺進行檢測。而這些第三方平臺為了搶奪用戶量,往往在內容和技術方面放寬檢測標準,甚至把一些問題App放在推廣的顯眼位置。這就好比一家商店為了增加銷量,把那些“看起來很美”的問題商品擺在最顯眼的貨架上一樣。這樣的現象,在相對而言更加開放的安卓平臺尤其突出。同時,即便是在這些問題App遭到投訴舉報、進而在監管部門介入之后,也僅僅是被責令從第三方平臺下架,其背后的開發團隊和公司也很少被追究責任。他們在卷走了相應的利益之后,大可改頭換面,再接著制作一些同類的App繼續獲益。極低的違法風險,也助長了這些開發者走“歪門邪道”的膽量。 App已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
近年來,我國不斷地加強互聯網方面的法治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提出了明確要求。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往往容易造成相關法規制度的滯后??梢哉f,依法治網是最基礎的工程,又是最艱巨的任務。日前,國家網信辦已經明確表示,將出臺App應用程序發展管理辦法,依靠嚴密的法律網來打造規范的互聯網。北京市也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App應用程序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辦法》、《北京市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審批暫行辦法》等系列法規。 盡快讓App的管理有法可依,對違法的App開發者執法必嚴,充分踐行依法治網的精神,才能給App市場營造一個健康有序、優勝劣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