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據此前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布的《2014年APP廣告插件安全研究報告》,最流行的10款正規廠商廣告插件均涉及收集用戶隱私信息、濫用隱私權限的情況,此外還存在消耗手機流量、躲避安全軟件檢測等行為,62%流量或被廣告插件所耗。 X133
■非法竊取個人信息
有些APP毫無顧忌地隨意抓取用戶信息,超越用戶授權和必要性限度抓取個人信息的情況不勝枚舉,非法使用、出售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也比比皆是。
■利用APP從事非法經營
有些不法商家非法竊取APP使用者的手機通訊錄、網絡聯系人、社交名單等信息,通過推送促銷廣告信息,引誘其他用戶加入APP,開展不當營銷。很多APP商家通過各類渠道的數據互通,打造成所謂的“數據庫”平臺,用戶核心隱私被收集后,再交由專門的非法營銷公司進行所謂的個性化營銷。有些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帶有“木馬”的手機APP,盜刷銀行卡。
■傳播惡意軟件、病毒軟件
近期以來各大手機安全廠商都發現了手機應用中的軟件病毒,一旦用戶不小心下載了這些APP,后果不僅只是手機中毒,這些病毒程序會通過感染手機的方式取得用戶信息,導致個人隱私的泄露、流量的浪費,甚至是財產損失。并且有些手機內置木馬病毒還會自行傳播,致使更多的用戶受到侵害。據某移動安全服務廠商發布的手機安全報告顯示,僅今年上半年,該企業就查殺手機惡意軟件85970款,同比增長68.3%。
■違法開展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為了吸引更多點擊關注,隨意更改標題、達到吸睛目的,有的惡意篡改內容、故意造成駭人聽聞。甚至有部分社交APP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利用“翻墻”、“盜鏈”等方式獲取和傳播境外非法來源的虛假信息,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