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據了解,今年5月7日,一網民在潛江市公安局官方網站“平安潛江網”的“局長信箱”中留言:“本地有人利用QQ、微信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請公安機關查處……”潛江市網絡安全保衛支隊迅速在虛擬網絡和現實社會展開同步偵查。
緊密偵查后,民警首先鎖定了本地嫌疑人的身份和住址。5月11日,民警在潛江某地將犯罪嫌疑人熊某、張某抓獲,并在其電腦中提取、固定了大量電子證據。經查,熊某,男,1989年出生,中專文化,2010年就曾因涉嫌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器材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通過調取熊某支付寶交易明細,對資金鏈進行綜合分析,網警很快便將熊某的重點上線逐一鎖定。5月27日,河南商丘,熊某的上線田某某落網。5月31日,浙江溫州,熊某的另一個上線馮某落網。
經查,馮某所販賣的正是信息中相對“高端”的手機定位信息,系其從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員工呂某某處獲取,該公司專門承接手機定位業務,以協助客戶對外勤人員進行監督、管理。馮某偽造了手機機主簽訂同意定位的承諾,假借“上海益煥物資公司”的名義與該信息科技公司簽訂合同,最終騙得多人的手機定位信息。
湖北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鄒德文副總隊長介紹,公民個人信息主要被販賣給三類對象:一是出于商業目的,用于定向廣告推銷的商家;二是為滿足客戶需要,搜羅各類信息的調查公司;三是實施敲詐勒索、詐騙等刑事犯罪的不法分子。警方提醒,公民在向陌生人、私人機構提供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等私人信息時,要提高警惕性。
目前,此案所涉的大量線索已上報公安部,警方仍在進一步深挖當中。